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连环(下)(第2/4页)

……

“唉!好容易肃清中原,淮南又出事,我大唐何时才有安宁的一天?”

在议论纷纷中,一辆马车驶出了丹凤门,马车里是刚刚来上朝的崔寓,他听说张焕竟是连夜离京,又想起昨天元载对自己的暗示,一颗心便焦躁起来,昨天晚上他特地去拜访元载,想要揭开他白天对自己的暗示之秘,但无论他怎样旁敲侧击,元载只是笑而不答,使他罩了一头雾水,现在张焕又是连夜离京,他似乎悟到了什么,可又看不真切,崔寓决定找自己的大哥参详这其中的奥秘所在。

马车一路疾驰,很快便驶进了宣阳坊,在崔府前缓缓停下,崔寓下了马车,快步走进了崔府的大门,自从和张焕达成土地换军队的协议后,崔圆便再次成为崔家的实际领导者,虽然他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都会有崔家人给他送来消息,同时,族中的大事也全部都要报与他决策。

这两日朝中发生的事情他自然也是清清楚楚,大明宫关闭、楚家对抗朝廷、漕运危机、河北大捷等等事件都在第一时间内又专人及时通报给他,现在,他刚刚得到了张焕昨晚连夜离京的消息。

“二老爷来了。”门口忽然传来侍卫的禀报声。

话音刚落,崔寓便急匆匆地大步走进来,急切地道:“大哥,你可知道张焕昨晚已连夜出京。”

崔圆笑了,他似乎知道崔寓会来,便扬了扬手中的快报笑道:“我也是刚刚知晓。”

“那大哥认为这其中可有什么问题?”崔寓迟疑一下问道。

“问题?你们昨天开会时,他不是说王思雨的大军已经南下,他要亲自去淮南解决吗?既然已经说过了,那又会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他改成连夜出发,或许是感觉到事态有些严重罢了。”

崔圆轻描淡写的回答让崔寓并不能满意接受,从表面上看确实也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淮南事急,张焕便连夜出京,一切都顺理成章,但崔寓却总觉得这其中似乎藏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他忽然想起一事,急道:“昨天我说由我来出使淮南,让张焕坐镇京师,以我与楚行水二十年交情以及他长期在京为官,我想应该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但张焕却一意孤行,就在我再劝时,元载却给了我一个暗示,示意我不要劝阻张焕南行,弟资质愚钝,没有能想清这其中的缘故,望大哥给我指点。”

“你应该想得到这是为什么?”崔圆仍然轻描淡写地说道:“自古上位者登基有留在京城的吗?不管他再怎样急切,怎样再有登基的优势,但最后一步都要表现出一种姿态:他的登基是迫不得已,是被臣子所迫,三番五次相请才无奈登上皇位,留在京中他怎么会有这种机会呢?”

崔寓恍然大悟,他虽然不如崔圆那般老谋深算,但也为官多年,有足够的政治经验,只要点破那层纸,后面的情形也就迎刃而解,张焕回京已近一个月,太后党人他始终没有清算,这样看来,他就是要留下他们作为他登顶的阶梯。

既想通这一点,崔寓的心立刻燥热起来,在这关键时候,可遇而不可求的拥立之功他怎么能轻易放过,他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我们该做些什么?”

“你急什么?”

崔圆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满崔寓的急躁,张焕既然敢在这关键时候离京,他岂会没有布置?而且想要登基,没有他崔家的支持怎么行,政治如舞台,被埋没在后台不行,可抢别人的戏也不行,关键是要知道自己该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想到这,崔圆轻轻哼了一声道:“现在我们什么也不要做,只管冷眼旁观,等着替他收拾残局。”

虽然是这样想,但崔圆的心中对崔家将扮演一个什么角色也有一丝困惑,只看这一次,便可知道崔家和裴家在张焕的心里将是孰重孰轻。

……

裴佑今天也没有准时上朝,卯时三刻,当上朝的最后一阵钟响后,他才不紧不慢地从府中出来,登上马车,向亲仁坊而去,和其兄裴俊相比,裴佑的权谋运用显得有那么一丝滞涩,他不象崔圆那般能准确把握张焕的心理,虽然崔圆也放弃了军队,但却为崔家赢得了最大的利益。

河北道之战结束,张焕名利双收,而他裴家不但失去了军队,也失去了绝大部分庄园,他们裴家曾经拥有数十万顷土地,现在只剩下邺郡附近的三个田庄仅一万顷土地。

不仅是军队和土地,裴佑对裴家内部的控制也不象裴俊那样能说一不二,最典型之事就是他无法平息裴家的家主之争,他现在只是代家主,并再三在族中声明他不会因此强占家主之位,就算是这样,依然有很多同辈族人不买他的帐,比如现任中书侍郎裴伽就是他最大的反对者,现在裴家局势平静只是因为裴莹居中调停而暂时搁置了争议罢了,一旦裴明远归国,此事必将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