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势力(第2/4页)

穆塔呵呵一笑道:“我是康国萨末健人,叫做穆塔,你们二人为何要被那帮黑衣人追杀?”

多特尔叹了口气道:“不瞒两位恩公,我们是黠戛斯人,也有二十几名随从,这次是去长安,结果被回纥人追踪,结果他们追到咸阳便开始动手,我们抵挡不住,随从们死的死、伤的伤,我们兄妹拼命逃,多亏了你们的相助。”

“回纥人为何要杀你们?”崔曜有些好奇地问道。

“恩公有所不知,我们黠戛斯人反抗回纥人的统治已经有几十年了,我们世世代代就与回纥人有血海深仇,这次去长安不知怎么走露了消息,被他们一路追赶。”

这时,旁边的穆塔忽然看见那女子手腕上有一对金凤手镯,他暗暗吃了一惊,他见多识广,知道这是黠戛斯贵族女子的习俗,他们果然不是一般人,他们进京必有隐秘之事,他连忙踢了崔曜一脚,示意他不要再多问了。

崔曜是个绝顶聪明之人,立刻明白了穆塔的意思,便笑了笑道:“我们也是去长安,不如明日结伴而行,不过现在先吃饱饭再说。”

他转身便对店小二大声道:“小二,打两壶好酒来,再来几盘下酒菜。”

“好嘞!”店小二高喊一声,便跑进了内堂,片刻便端来两壶酒,很快又上了七八盘热菜,崔曜给穆塔和多特尔各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壶刚要放下,却忽然想到什么,便端起酒壶看着多特尔的妹妹古黛微微一笑,古黛犹豫一下,便双手捧起酒杯递了上来笑道:“那就来一杯吧!”

古黛说的也是汉语,有些生涩,但声音甜糯,更有几分草原女儿的豪爽,灯光下,崔曜这次有机会仔细打量她,她脸色黝黑,除了一双湛蓝色的大眼睛透着几分机灵和可爱外,其它并无特色,但她的一双手及手腕却肌肤晶莹雪白、柔若无骨,指甲修得整齐,惟独小指的指甲犹如一片薄玉,上面鲜红如蔻,崔曜竟一时看呆住了。

崔曜有些惘然地给她的杯子斟满了酒,慢慢醒了过来,他放下酒壶,端起酒杯笑道:“今天大家有缘相见,就为这缘分,大家干一杯。”

“干!”四人将酒一饮而尽,古黛将酒一口喝了,却抢过酒壶给大家斟酒,她自己却不喝了,多特尔又敬了崔曜一杯,这才试探着问道:“刚才崔公子说是长安人,不知崔公子是否认识大唐的官员?”

崔曜爽朗一笑道:“在长安生活,怎么会不认识几个官员?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请尽管说,我会尽力而为。”

“那就多谢了!”多特尔却没说要帮什么忙,他又敬了穆塔一杯酒,却聊起了一路的风土人情,崔曜最是健谈,给他们讲述大唐的历史和各地的风俗,妙语连珠,将旁边一起吃饭的十几个胡商也一起引来旁听,不时引起众人一阵阵惊叹。

少女古黛托着腮也听得津津有味,她不时望着这个年轻的博学者,目光里充满了敬仰之情。

……

次日一早,众人启程了,多特尔兄妹换了一身黑衣装束,又借了两匹骆驼,混迹在胡商之中。

“崔公子早!”古黛过来向他打了招呼,目光中略略显得有些羞涩。

崔曜连忙拱手笑道:“古黛小姐早。”

忽然,崔曜发现她脸上的肤色似乎更黑了,他这才恍然,她竟是涂了面,又想起昨晚她纤手及皓腕的晶莹雪白,崔曜心中一时砰砰跳了起来,他又忍不住偷偷看了她一眼,恰巧她也偷眼看来,两人目光一触,古黛脸上看不出表情,但眼中却慌乱不已,立刻调转骆驼,很快便消失在胡商群中。

望着她苗条的背影消失,崔曜心中忽然感到一种从来未有过的喜悦,‘驾!驾!’他大声催动着骆驼,迎着朝阳向东方大步而去。

从咸阳到长安已经极近,只要半天便可抵达,宽阔的官道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路行来,再没有看见昨晚追杀多特尔兄妹的黑衣人,众商旅过了渭河,穿过汉长安城旧址,中午时分,长安城墙已经依稀可见,崔曜在西域整整跋涉了七个月,历经风霜,现在终于回家了,不知自己祖父身体是否康健,他一时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回家中。

“崔公子。”多特尔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出现在他身旁,崔曜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昨晚上他的试探,便不露声色笑道:“多兄有什么事找我?”

“我汉名叫做石慕华,崔公子直接叫我慕华便是。”

石慕华见两边无人,便压低声音道:“不瞒崔公子,我其实是黠戛斯王子,我和妹妹受父亲之托秘密出使长安,想寻求大唐的支持,本应直接去找鸿胪寺,可我听说回纥特使也在长安,我们不敢大意,便想请崔公子替我们引荐大唐官员,不知公子是否愿意帮这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