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碎叶风云(十)(第3/4页)

“有什么事么?”张焕眼睛微微睁开,他早就看出马元英心神不宁。

“陛下,刚才崔相国塞给奴一本奏折,让奴转给陛下。”

“为何早不拿出?”张焕的口气中已有不悦。

马元英慌了神,连忙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是崔相国不许奴拿出,指明要奴现在给陛下。”

张焕一下坐了起来,是什么奏折竟让崔寓如此神神秘秘,“拿给朕吧!”

车里的灯点亮了,张焕接过了这本看似寻常的奏折,刚打开,里面的折叠好的副页却‘突’地脱落下来,不是因为没粘好,而是它太长了,叠了四五折,脱落下一尺来长。

副页是执政事笔的相国和门下省附署意见的地方,一般而言只有小小的一页,上面有相国和门下侍中言简意赅的意见,而像这样一尺来长的副页还是张焕登基以来第一次见到。

张焕心中微微有些惊异,副页中署满了中书省的呈报印和门下省的批驳印,从这几张盖满了红印和写满了密密麻麻小字的副页中,便可看出中书和门下两省对此奏折的拉锯战,这可是从未有过之事,他翻了两页,脸色却一下子沉了下来,这竟是一本强烈反对碎叶战役的折子。

张焕又翻回最前面,看了看上折人的署名,‘武功县县尉鲁延’,眉头不由一皱,竟是一个从八品的芝麻小官所上,虽然官职卑微,但他却是公开反对碎叶战争的第一人。

‘微臣已是第三次上奏,望陛下能听闻微臣肺腑一言……’

张焕阴沉着脸,一页一页地将奏折看到最后,‘啪’地将奏折一合,扔在一旁,他心中恼火到了极点,奏折中尖锐地指出,碎叶银矿不过是一个借口,发动碎叶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满足上位者的虚荣和不切实际的帝国荣耀,却不惜耗尽大唐刚刚积蓄的一点点物力,‘中原坟茔未老,孤寡叹息声依旧,皇上却不计民生,举全国之力争万里边陲小城,盖非民之所愿也。’

满足上位者的虚荣,上位者是谁,不就是指他这个大唐天子吗?一个小小的从八品县尉,竟敢指责他为满足虚荣而战,难道他不知道尊卑有序?难道他不知道碎叶银矿对大唐财政的重要吗?

举国上下皆为国之尊严而不计个人得失,满朝文武为之殚精竭虑,数十万将士抛妻弃子开赴西域前线,碎叶战役已成胶着态势,一举一动皆牵动着国人之心,而此人不献计献策参谋国事,反而公开指责此战为不义之战,若消息传到碎叶,动摇了军心和民心,几十万军民的生死存亡、万里江山的得失与否,现在正是万千安危集一线的关键之时,只可鼓劲而不可泄气,但此人不识时务地鼓吹战争不义,当真是众人皆醉惟他独醒吗?

张焕劳累一天,早已疲惫不堪,现在却突然跳出一个搅局者,他心烦意乱之下一时怒不可遏,此人不严惩,必将引来更多危害大局之人,“来人!”他厉声喝令道。

马元英吓得心惊胆颤,缩在车厢一角大气也不敢出一口,这时,一名侍卫官纵马上前听令,“听从陛下之令。”

张焕却半天也没有说话,他虽为帝王,但任免四品以下官员却是相国和吏部的权限,他没有直接罢免权,这倒是其次,若立刻将此人革职,反倒会在朝中将此事闹大,不利于当前的战事,只有先冷处理,拖过这段时间再处置此人。

想到这,他一口气闷在心中,一摆手道:“没什么,朕有些累了,命车驾加速。”

龙辇加快了速度,驶过一座石桥,缓缓停在绫绮殿前,这里是皇后的寝宫,张焕每天回宫后,总是要来这里吃饭,裴莹也从太极宫回来不久,中午有宦官来报,宁德太后崔小芙病重,她立刻便去探望,整整陪她说了一个下午的话。

她正在安排晚膳,忽然宫女跑来禀报,‘陛下回来了,好像心情很不好。’

裴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慌忙迎了出去,没走多远便见丈夫怒气冲冲而来,她连忙笑盈盈施礼道:“臣妾恭迎陛下。”

“皇后免礼!”妻子的笑容让张焕怒气稍敛,他忽然意识到朝中之怒不可带到家中,便出了口闷气,摆摆手道:“朕有些饿了,晚膳准备好没有?”

“臣妾已经准备好了,请陛下用膳。”

裴莹动作轻盈地转身回房,亲自为丈夫铺上一个坐垫,“陛下请坐。”

张焕摇了摇头笑道:“你别这么多礼了,让朕感到不自在,就像在国宴里一样,自己家里还是随便点好。”

“所以臣妾才亲自给你铺坐垫呀!”裴莹抿嘴一笑,又拎起酒壶,翘着小指给他斟了一杯酒,“难道去病没有家的感觉吗?”

妻子在身边伺候自己吃饭,感觉到它丰满而动人的娇躯和一丝淡淡的幽兰香味,这是他非常熟悉的味道,张焕的心渐渐宁静下来,一天的疲惫和烦恼都被妻子的淡淡温情抚慰得平平贴贴,他端起酒杯,慢慢地饮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