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碎叶风云(十八)(第3/4页)

“将军请息怒,属下建议还是应允许他们杀马,以暂时解决粮食不足,然后待事态稍稍平息,再将他们和埃及军换防,让他们位于中间,以防止他们投敌。”

阿兰满脸怒气略略缓和,杀马是军中大忌,他一直坚决反对,但从现在的局势看来,想全部脱逃已是不可能,那么就索性让协从国军成为呼罗珊军的垫脚石,没有马更好,就让他们在后面拖住唐军,阿兰终于微微点了点头,“好吧!我同意他们杀马解决粮食问题,但也不能一味安抚,须宽严相济才行,我刚才的命令不变,有胆敢藏匿文书者一律处死。”

命令完毕,阿兰十分疲惫地坐了下来,他从没想过会陷入今天这个困局,一场突来的暴风雪打乱了他的作战计划,阿兰·梅赛因,这位曾随拉希德哈里发远征拜占庭、被誉为‘绿圆顶宫的守卫者’的大食名将,将不得不面对极其严重的后果,十三万大军的生死存亡,至今为止,阿兰皆不认为自己犯下什么战略性的错误,是的,上天曾经给了他两个多月的时间,但他无法攻下碎叶城,大食人对攻城从来都有先天的缺陷,无论是伍麦叶王朝还是阿拔斯王朝对攻城的软弱都是一脉相承,数百年间曾四次围困君士坦丁堡,四次皆攻城失败,所以碎叶的攻城失败也不是偶然,说到底是大食的决策层低估了攻打碎叶城的艰难程度,也低估了唐军对守城的坚韧,更低估了大唐倾尽举国之力打赢碎叶战役的决心,上天不会再给他两次机会,既然阿兰两个多月都无法拿下碎叶,那机会就自然转到了唐军的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公平,一场有利于唐军的暴风雪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统帅室中十分寂静,几名高级将领都在等待统帅的下一步训话,阿兰似有所觉,他立刻从沉思中惊醒,摆了摆手道:“我们继续开会,下面商议一下从东路突破的可能。”

……

唐军的传书已经完全扰乱了协从国士兵军心,几乎每一个协从国的军营里都有人在公开谈论如何去投降唐军,军官们也各怀心事,根本不闻不问军营中越来越危险的气氛。

拔汗那协从军的大营内,一名哨兵正站在一块大石上,向上千名士兵大声宣讲,“我在大雪中几乎死去,幸得唐军所救,他们告诉我拔汗那已经发生了巨变,唐军从阿史不来城出兵,焚毁了大食人的军粮,歼灭了萨曼家族的走狗,我们的国王已经揭竿而起,正式和大食人分裂,投向了大唐,各位弟兄是否知道,当年我们归属大唐时,他们从不向我们征一文税,而大食人和萨曼家族却盘剥得我们家破人亡,强占我们牧场,还强迫我们放弃自己的信仰,这样的统治者我们还在为它卖命,弟兄们,听我的,我们向大唐投降,帮助我们的国王去。”

哨兵的话激起了无数士兵的共鸣,甚至许多军官也生出了强烈的投降意愿,连他们的国王都反叛大食了,那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为大食人效命。

“呼罗珊人来了!”不知谁大喊一声,只见从营门口冲进一队杀气腾腾的军队,足有百人,皆铁甲铁盔,手执弯刀,一个个面目凶恶,众士兵都吓得脸色大变,纷纷后退,他们就像一群被欺压习惯的绵羊,从内心深处惧怕呼罗珊人这头恶狼。

为了收缴协从国军手中的传书,呼罗珊军队派出了十支巡查队,每队百人,这一队人正好查到了拔汗那军营。

“你们聚在这里干什么!想造反吗?”领头的呼罗珊军中队长大声吼骂,声如雷鸣,他一眼看见站在大石上宣讲的士兵,手一指道:“这个人就是造反份子,把他给我抓起来。”

立刻有十几名呼罗珊士兵向宣讲的士兵冲去,拔汗那士兵们胆怯地后退,他们还是缺乏反抗的勇气,那名士兵见呼罗珊人横冲直撞跑来,他心中愤怒之极,大声喝道:“弟兄们,你们为什么不反抗,难道你们真要任由呼罗珊人杀我吗?”

“给我杀了他!”呼罗珊人中队长恶狠狠地下达了杀人命令。

十几名呼罗珊人包围了大石,纷纷拔刀向他砍来,士兵见已无退路,他大吼一声,拔剑扑了下来,一剑刺穿了一名呼罗珊士兵的胸膛,但其他人的刀已经落在他的身上,他浑身是血,跌跌撞撞逃跑,士兵的鲜血终于点燃了拔汗那人心中的血性,他们绵羊般的胆怯消失了,被激怒的士兵们忽然呐喊一声,纷纷拔剑猛扑上来,围住一百多名呼罗珊人劈杀,营帐中的拔汗那士兵也冲了出来,四千人仿佛愤怒的浪潮,迅速将百余名呼罗珊人吞没了。

“杀出去,投降大唐!”拔汗那人的吼声传遍了整个协从国军驻地,无数拔汗那士兵争先恐后向北方逃去,最后连他们的军团长也脱去大食军服,混进士兵之中一齐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