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纸币做的老虎就是纸老虎(第2/16页)

斯密的理论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钱不是财富”,如果钱就是财富的话,几年前货币增发一亿倍,满街都是百亿大钞的津巴布韦就是世界第一富国,比津巴布韦还能印票子的蒋委员长自然也犯不上去台湾养老。

所以人们说美国“有钱”实际上说的是美国“有货”。有商品才能保证美国人的钱值那么多钱。有了商品才有买卖,人有了吃穿才会想聚会、理发、洗牙、泡酒吧、看演唱会,才会有第三产业的服务和娱乐,这些都有了,社会就繁荣了。

现在美国一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万亿美元,也就是美国人每年拿回家的东西如果算成钱,值4.1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才1.8万亿。中国13亿人分不到2万亿美元的东西,美国4万多亿美元的东西才3亿人分。由此可见,每个美国人每年拿回家的商品差不多是中国人的10倍。有多这么多倍的真东西在手,自然过得逍遥,地球人都爱往美国跑也完全可以理解。就算按美国人的说法,人民币购买力低估了一半,差额也足有5倍左右,并不能改变这个基本格局。

商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亚当·斯密也说过。一个国家要富裕,要么自己造这些商品,要么从外国进口这些商品。现在美国一年的工、农、建筑业总产值不到2.8万亿美元,也就是美国人自己造了不到2.8万亿美元的实物商品。另外又进口了1.3万亿的商品,就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生产的进口商品比美国自己造的便宜,美国人的财富也有1/3是从国外拿来的。

美国进口的商品占了消费的1/3,换句话说,美国人有1/3的生活所需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别人养。现在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8岁,按一下计算器我们就可以换算出来,美国人一辈子有20多年是白吃白拿。所以美国孩子没压力,爹娘不用自己养,第三世界给养了。美国父母、老师只要好好陪孩子玩就算尽了义务。

上面那个数据是2009年的,在同一年里,中国也造了2.8万亿美元的商品,不过出口了1万亿,其中的大部分通过直接出口、转口、贴牌、深加工,最终到了美国。

有个做出口的朋友有一回吐槽说:“我一个礼拜要往美国出口10集装箱掸子,美国到底得脏成什么样才用得了这么多掸子啊!”我跟他说:“要是美国人自己造掸子,绝对不会用一次就扔。”另有一个做千斤顶的朋友,从美国回来大感不平:“看见好几次了,美国人换完轮胎不收千斤顶,扔到路边开车就走,怪不得我一个人一年就能卖出去几千万美元。”我给他的回答是一样的。

可见美国人过得好,美国让我们向往,是我们供出来的。笔者小时候,父亲的一个同学留学美国,在当时这算一件在邻里朋友间相当震动的大事,那位叔叔走之前天天大宴宾客,笔者也跟着父亲一起去吃,笔者还记得席间那位叔叔说的一句话:“美利坚是上帝眷顾的土地。”后来很多年父亲都以他那位同学作为榜样教育我,结果导致我的青春期叛逆全都发泄到了学英文上。过了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件事,如果说“上帝”确实眷顾美利坚的话,那这个“上帝”其实有一部分就是我们中国人。

美国在向全世界收税

当然我们没有当上帝的感觉,起码美国人吃饭的时候不会说“感谢中国人赐我食,感谢全世界劳动人民赐我力”。我们还是羡慕美国人的富足生活,有个朋友苦读了好几年,考到了美国的名牌商学院,去美国之前感慨说,“我们从小都是读书、读书、读书……再也不要我的下一代这样了”。过了几年他回国探亲,当然主要是看牙,因为加上来回机票也是在国内补牙便宜,张口就说:“其实美国人很勤奋的,上到研究生、MBA的美国人天天看书到一两点,上了班忙到连上厕所都得排计划……我的理想就是跳槽到一个大公司,派我回来当驻华代表。”我想跟他说:国内也是加班到半夜的,不管是血汗工厂,还是CBD。不过这话我没说,人总需要点奋斗目标。

我们拼命工作当然是为了赚钱,赚了钱买房、买车、购物、供下一代上学,给自己养老。这也是我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过如果细想起来,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买东西,赚钱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东西运到美国。这岂不是很矛盾?

当然贸易本来就是互通有无,如果美国有好东西,出口进口都有好处。比如1840年中国打鸦片战争,美国人卖大炮给林则徐,其中有威力强大的69磅和72磅加农炮,让英国舰队很挠头,只好让步兵登陆,靠拼刺刀解决清军的炮台。美国人则从中国买茶叶,美国独立的起因就是英国人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禁止美国人自己去中国买茶叶,结果美国人爆发了“倾茶事件”,后来成了独立战争的导火索。那时候美国和中国做生意,双方都得到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