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天上神仙(第2/3页)

徐光启忙道:“张大人出力最巨,若非房官力荐,我一阅卷官有何能为,还有刘尚书、吴阁老,都是今科状元的伯乐啊。”说话时,注目张原,心下极是欣慰,他能坚持不容易,张原更不容易,张原以一甲第一名让那些无耻宵小卑污言论都销声匿迹了——

……

琼林宴毕,张原率新科进士去鸿胪寺学习礼仪,官场上有一套礼仪的,由鸿胪寺卿亲自教导,练习了一个下午,傍晚出皇城各自回住所。

三月二十日,鸿胪寺赐状元张原冠带朝服一裘和十两一锭的纹银五锭,其他进士只有银子没朝服,状元总是享有格外的恩典,除此之外,朝廷还要传令绍兴府为张原建状元坊以示荣耀。

三月二十一日,张原执笔代丙辰科三百四十八名进士上表谢恩,这日要举行朝会大典,鸿胪寺设表案于皇极门之东,锦衣卫设卤簿法驾于殿前,本来皇帝是要到场的,但万历皇帝能出席传胪大典已经非常难得了,哪能指望他再升殿——

皇极殿中作乐,中和韶乐奏升平之意,司礼监的宦官在阶下鸣鞭,这个鸣鞭很有特色,不经长期训练施展不出来,鞭用鳄鱼皮制成,有一丈多长,那宦官执着鞭柄上下飞舞回旋缭绕,“啪”的一声,音长而韵,如鸾凤齐鸣,响彻云霄,迥异凡响——

鸣鞭三响后,鸿胪寺官员引张原及诸进士上殿列班,现在是按殿试名次排队,张原、文震孟、钱士升居前三,二甲第一名是贺逢圣,翰社其他社员的殿试名次分别是,洪承畴二甲第十二名、黄尊素二甲第五十九名、阮大铖三甲第五名,倪无璐三甲第十九名、张岱三甲第一百五十六名、许观吉三甲第二百一十名、孙际可以三甲最后一名垫底,丙辰科进士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是翰社中人,实为奇巧之事——

张原率诸进士向皇帝的龙椅宝座四拜后起立平身,赞进谢恩表,鸿胪寺卿举表案于殿中,赞宣表,礼毕。

翌日,张原又要率新科进士到北京国子监拜谒孔子庙,行释菜礼,繁文缛节,极是隆重,礼毕,易冠服,这便叫释褐,从此不再是平民之身,是官身了,出则舆马,入则高坐,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唐代进士要在大雁塔刻石题名,明代进士同样要刻石立碑,公推一名楷书好的新科进士书写碑文,众进士推举状元张原执笔,张原自知书法算不得佳,推荐文震孟,文震孟便用楷书大字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三月十五日策试天下贡士张原等三百四十八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用兹告示——”

然后书写诸位进士的名字,碑文刻好后存放于国子监。

至此,殿试后的一系列典礼结束,选官授职开始,先前看着一甲二甲三甲似乎差别不大,都是进士,一到选官授职这差别就显示出来了,按《大明会典》,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二甲进士授给事中、御史、主事、行人这些正七品京官,三甲进士放外职为知县、推官之类的从七品官,从七品要升到从六品,往往就要十年的官场经历,张原以丙辰状元直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这官场起步就大大超越侪辈——

当然,在正式选官授职之前,还有一次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试,二甲、三甲进士都可参加,争夺二十四个进入翰林院的机会,一甲三人直接进入翰林院,除授品官,俗称“天上神仙”,从二、三甲经馆选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的称“半路修行”,因为庶吉士无品,要在翰林院经过三年学习再授官,自英宗天顺二年以后,非翰林不入内阁,也就是说只有进到翰林院才有成为内阁辅臣的可能,所以除了那些年过五旬的老进士之外,其余进士都参加了三月二十四日的翰林院馆选——

三月二十七日,馆选结果公布,倪元璐和张岱名列二十四人名单,翰社十人竟有四人进了翰林院,大明第一社盟的地位确立了,对于张原来说,今日还有一件快事,科场舞弊案终于水落石出,那个已经乘船到了济宁的松江装裱匠被抓获,星夜送回京中,经三司会审,礼部郎中周应秋枉法及董氏父子陷害张原一案证据确凿,董祖常与三名董氏家仆以谋杀人定罪,董祖常是主谋造意者,斩;三名董氏家仆是从而加功者,绞;汪守泰因参与谋划,杖一百、流三千里;周应秋,绞;沈同和充军抚顺,赵鸣阳杖责并革除举人、秀才功名,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董其昌因年老,疾病缠身,在刑部狱中治疗,未判决——

大明朝对科举舞弊案并无重刑,这次周应秋若不是主谋杀人并在贡院纵火,单是割截试卷至多就是革职,绝不至于死,只是人一旦犯错就止不住,越陷越深,终至灭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