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竹楼相会(第2/2页)

萧睿哑然。老头说得没错,他为了自保,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一点点在布置安排,试图推动历史在向着最理想的轨道前进。但是,倘若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和预想,自己又能怎么样呢?

比如,假如李隆基要真是看上了自己的玉环,像历史上一样夺了去,他……萧睿想到此处,心头一滞,突然有一种晕眩感和窒息感。

老者笑了,笑得是那么的灿烂和诡异。

“所以,老夫觉得,萧大人最终,不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会走上那一步,这是上天注定的结果和宿命循环,你逃避不了,大唐也逃避不了。”

老者缓缓起身在竹楼的壁上扯了一把,一张布制手绘的山河地理图呈现在萧睿的眼前。

“既然逃避不了,为将来计,萧大人何不早做准备?”老者用手指着吐蕃,“此番萧大人俘虏吐蕃赞普并将之带至大唐,这便是天载难逢的机会。”

萧睿默然不语,只是盯着那地图。

“此事只要运作的好,很容易变成萧大人的大荣耀大功绩,有了这份功绩,萧大人无论是在朝还是在军,都有了强大的资本……如果老夫没有料错的话,不久之后,大唐皇帝便会立盛王李琦为太子,继而,按照大唐皇帝多疑的性情,还会让庆王李琮入军,甚至可能让之节制一镇军马,从而以军权制衡新太子以及萧大人。”

“而一旦李琮以亲王皇子之身节制一镇藩属,其目的地必是陇右。而这个时候,便是萧大人脱离朝堂纷争,真正走向天下的绝佳时机。”

见萧睿还在保持沉默,老者顿了顿又道,“李琮暗中指使皇甫唯明在陇右私自扩军,以为事情做得机密,其实并非什么秘密。最起码,瞒不过城府深沉的大唐皇帝,想必也没有瞒过萧大人吧?老夫想,如果萧大人在朝中略微给李琮一点压力,李琮便会疯狂加快扩军的脚步,而这,就会触碰到大唐皇帝的接受底线——从而,为萧大人带来了机会。大唐皇帝为了防备万一,定然会让萧大人降临藩镇统兵以抗李琮。”

萧睿淡淡一笑,“直接召李琮回京便是,何必那么麻烦?”

“如果召李琮回京,李琮必反。这一点,多疑审慎的大唐皇帝必心知肚明。”

“……”

“而要抗衡陇右的李琮,萧大人必将去这——西域的安西四镇。西域与中原之间隔着茫茫戈壁沙漠,而西域之地颇多绿洲……萧大人完全可以在西域从容培植自己的力量,然后——即便是最后事败,也可退守西域。进可攻退可守,此乃天意也。”老者的话语间渐渐变得有些兴奋和狂热。

“什么天意,我想这是先生的意愿吧。”萧睿嘴角一晒。

老者不以为意,笑了笑,又缓缓坐了回去,“老夫只是就事论事,为萧大人说一说这未来之事。至于萧大人听或者不听,那便是萧大人自己的事情了。”

“请问先生究竟是何人?”萧睿追问道。他心里的好奇感越来越强烈,这老头太不简单了,抛开所谓装神弄鬼的星象论不说,他对大唐天下大势的分析、对于大唐皇帝品性的了解,都非常人所及。他,不会是一个隐士。

老者叹了口气,“萧大人一定要知道的话,老夫也可以直言相告。”

顿了顿,老者低低道,“老夫姓杨,大隋世祖明皇帝之嫡孙、大隋皇太子杨昭之子杨凌。”

此话一出,萧睿陡然一震,心道我那个乖乖,难怪口口声声大唐皇帝,口口声声朝代更替,原来竟是隋朝暴君杨广的亲孙子,天!

萧睿定了定神,突然笑了起来,“萧睿失敬了,原来先生还是前朝贵胄。今日先生厚意萧睿心领了。不过,萧睿并非刘皇叔,先生也并非诸葛亮,这所谓逐鹿天下的雄心壮志,萧某就权当是一场笑话,过耳不记了。告辞!”

萧睿飘然而去。

望着萧睿离去的背影,杨凌清越的脸上浮起一片笑意。阿黛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他的身后,朗声道,“师父,你们谈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