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天大的阴谋(第2/2页)

风雨又要来了。

大唐权贵们心里暗暗叹息,面色都变得更加恭谨起来,有些甚至不敢抬头直视皇帝凛然而微含杀气的慑人眼神。

大唐的驸马一般都是花架子,没有什么实职和实权。可萧睿,不仅有是实职和实权,还拥有郡王之爵,又掌握了接近十万军马的兵权,皇帝的恩宠可谓是到了一个极致,不敢说绝后,起码是空前了。

李隆基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那一头苍发的抖动,让堂上众臣感觉到了皇帝的垂暮和老朽。他在高力士的搀扶下缓缓起身来,疲倦地摆了摆手,“就这样吧,朕身子不适,今日朝会到此为止,退朝!”

李隆基缓步走下皇台,走了两步,突然回头来沉声说了一句,“自今日起,朕在宫中养病,早朝之事就由太子代劳吧。”

众臣一惊。

而李琦的脸上则不由自主地浮现起一丝喜色。只是他旁边的萧睿却皱起了眉头,心念电闪:皇帝真的已经老迈到连朝会都懒得上了吗?不,不。作为一个先知先觉的穿越者,萧睿明白,此刻才是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起码还有十几年的皇帝可坐。

他想做什么?作为一个非常了解皇帝心思的臣子,萧睿几乎是马上就反应过来。皇帝,或许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要逼李琮起兵叛逆,好借机举全国之力诛杀了李琮。他一边公开往西域调兵,一边让养病为由让太子代理国政,而在此之前,早就往剑南道调兵一万,这一切的一切,无疑都是在暗中逼迫李琮。

但对于萧睿来说,他实在是不愿意李琮此刻就起兵的,尽管李琮之乱已经很难避免。

一年啊,只要给我一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也好。萧睿手心攥紧,暗暗叹息了一声,但是李琮能给他这个时间吗?

想必很难吧。萧睿自己回答了自己。

……

……

第二日,萧睿跟自己的女人们和亲人们洒泪而别,带着分别由李嗣业、李光弼和令狐冲羽三人率领的羽林军精锐3000骑兵,离开长安而去。

对于此番出京赴西域,令狐冲羽根本就无所谓,对于他来说,只要是能护卫在萧睿身边,在长安或者是在藩镇都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对李光弼和李嗣业这两个还未成名的大唐名将而言,京中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很不习惯,能重新回到军中,让他们感觉非常兴奋。

当然,在别人看来,这跟他们此番升官有莫大的关系。此番,他们从七品的羽林军校尉升任安西都护府正六品上阶的果毅都尉。

萧睿前脚刚走,来自西域安西都护府的千里加急军报就报进了长安城里。

西域葱岭之上的小勃律突然起兵反叛,纠集周遭20多个小国归附了大食,不再向唐朝贡,并派兵诛杀大唐商客。刚刚到任的安西都护府副都督、安西节度副使哥舒翰派驻守喀什的兵马指挥使夫蒙凌率军3000讨伐小勃律,结果遭遇惨败。3000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300余人护卫着夫蒙凌逃回喀什。

这一消息传来,朝野震惊。暂且不提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暴怒和大唐太子李琦的慌乱烦躁,就在萧睿一行离开长安的三日后,陇右鄯州城里那座最豪华的郡王府邸里,李琮正在跟他的数名心腹手下秘密商议着一场天大的阴谋。

王忠嗣虽然新任陇右节度使,但陇右实际上的兵权以及陇右道的政权,全部都掌控在李琮手里。王忠嗣虽然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面对这个非常强势的皇子,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以他在军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慢慢影响着一些中下层将领和普通士卒,一点点培植着自己的力量,以期在大乱起时好有所作为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李琮谋反。

李琮必反。不需说李隆基在他出京时的暗示,王忠嗣一到陇右就感觉出了,李琮必反,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为此,他还专门向李隆基上了两道密奏的折子,但是一直都没有皇帝的动静。

恐怕王忠嗣永远也不会明白,李隆基正在逼着李琮谋反。如果李琮不反,他反倒觉得如芒刺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