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京都那一场愚蠢的刺杀(第3/4页)

即使符皇子一派人马,在经过与殷皇子的耗斗之后,如今已是势力薄弱,符皇子虽有心要在这种时刻闹出点风波,可是由太后主持,虽算不得人心所向,但也几乎是大局稳定了,符皇子内心虽然极是懊恼,但此时此刻,他也不敢兴风作浪。

“太子是一个窝囊废。”符皇子总是这样想:“等太后升天后,老子再收拾他。”

这是符皇子骨子里的想法,在他看来,暗地里斗智慧,太子那个猪脑子是比不过自己的,阴谋手段不是自己的对手,在明处,好歹自己身后还有叶家的三万南林大军,太子要想在明面上对自己下手,可是要掂量掂量的。

可是符皇子似乎小瞧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虽然不见得有多么的聪明智慧,但是愚蠢却能让他做出许多别人意想不到的狠事。

大楚德庆十八年三月二十二,貌似平静的京都,神圣威严的皇宫内,除了皇帝陛下盛敛入龙棺以外,更是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当日深夜,信安宫忽然闯入十多名一等一的刺客,意图行刺四皇子刘子符,杀女婢太监十余人,甚至放火焚烧信安宫,当值羽林卫殊死搏斗,击杀大部分刺客,余下刺客竟是在重重追阻下逃脱。

扑灭信安宫的大火,人们才发现,居住在信安宫的四皇子刘子符已经失去了踪迹,但是在四皇子的寝室之内,一张大大的白丝挂在墙壁上,上面写着一句话“太子不仁我不义”,这是一句颇有江湖气息的话,但是这副白丝上的内容很快传遍宫中,于是所有人都隐隐知道,这次刺杀行动,很有可能就是五日后即将登基的太子所为。

这当然只是私下的一种风传。

太子当夜甚至亲自前往信安宫巡视,领着大批军士,说是要确保四皇子的安危,但是搜遍信安宫,却没有找到四皇子的一根毛发,太子当时便砸碎了手边的数件古董名器。

当夜晚些时候,京都府的紫衣们开始出没在京都的各个角落,那显然都是奉了李子甫的命令,为太子找寻四皇子的下落呢。

太子愚蠢,太后却不愚蠢。

在慈宁宫内,太子前前后后被太后打了十几个耳光,老人家气喘吁吁,却也难以压制心头的失望,口中连声说着“愚蠢愚蠢愚蠢”!

大楚德庆十八年三月二十三,薛破夜回京的前两天,这日本是以太后之名义,颁令天下,宣布德庆帝归天之文书,另宣布册立新君之日。

大楚的皇家规矩,皇帝驾崩,当以水晶冰棺盛敛半月,再在举国悲痛之中大办国丧,送君至皇陵。

可是尚书房这一日却同时接到了三道紧急上书,分别是叶国公,柳国公以及靠近京都最近的鄚州巡抚呈上的折子。

折子里面的内容出奇的一致,都是质问太子为何要派人行刺于四皇子。书中声言,四皇子仁孝信义,乃是道德高尚之人,却要遭到太子如此不公之对待,此事天下尽知,太子凶顽,岂能为大楚之君?书中貌似恳求实则逼迫朝廷拿出解释,要求太后惩治太子,群臣朝会,另择新君。

太后很敏锐地察觉到了京都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三大王族世家随着开国楚侯,从龙征战天下,建国之后,得到了应得的王位和权势,三大王族世家的祖上自然对楚侯是忠心耿耿无有二心,所以历代以来,大楚皇室素来都会在三大王族世家纳入女子为妃为后,增加皇族与三大王族世家的紧密性。

但是近百年来,随着时日的推进,皇族忽然感觉到了不安,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虽然是大楚最高的族群,是塔尖的贵胄,但是自己的安危和决策,有时候却是在三大王族世家的影响下起伏不定。或许是有心,或许是无意,三大王族世家对皇族的影响已经超越了皇族的忍耐限度。

于是自阳武帝开始,皇族开始暗地里削弱着三大王族世家的影响力,但是百年根基,说废就废那是不可能的,直到当今德庆帝时代,经过三代努力,三大王族世家的影响力才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和控制,德庆帝甚至将京都三大卫戍军队与三大王族世家撇开了名义上的联系。

神武营最高指挥虎镶将军,南林大营最高指挥虎翼将军,北林大营最高指挥虎力将军,三大将军以前都是由三大王族家人担任,甚至下辖的指挥使也是由王族之人担任,但是德庆帝明升暗降,将王族的人都从这些官位上拉了下去。

除此之外,德庆帝更是精兵减员,早期三大卫戍军队加起来将近十万大军,但是精兵减员之后,最庞大的南林大营也只剩下了不到三万大军,北林大营不到两万五千人,而神武营更是区区的一万五千多人,三军加起来,也不过将近七万人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