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王族乱(第2/4页)

如此说来,柳家的人物也实在是太有城府了,这么多年来,竟是连暗探如云的督察员和京都府都没有查到一丝风声。

只是请罪书没有等来,朝廷反而等来了对方一封简洁的书信!

“京都有妖人,除之而保大楚!”

……

……

在太后垂帘太子暂且监朝的时候,京都的文武官员身披祭奠皇帝陛下的白孝,却不得不离开放置皇帝水晶冰棺的道德宫,在乾林殿议事。

议事的内容很简单,仅仅是因为这样一封很简单的信。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们反了!”

看到上呈的书信,所有稍有智慧的大臣们都知道这句话想表示的真正含义。

大楚国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也少不了地方动乱,甚至京都也发生过一些宫廷政变,这是历代皇朝都无法避免的事件和经历。但是平心而论,自开国楚侯建大楚国,立京都为京城,在这么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京都城本身并没有遭受过战火洗礼,座落于大楚国南部偏北的京都,历史虽不厚重,但是所创造出的闻名繁华程度绝对不亚于前代的任何一个朝代。

或许……大楚朝从未经过战火的京都城,这一次却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了。

帘子后的太后已经显得很苍老很苍老,皇帝陛下的离去,已经让她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滋味,如今不成器的太子却又给了王族一个叛乱的口实,整个京都面临着巨大的灾难,一个老人却不得不在此时站出来,为了大楚正统的传续,她必须要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也必须有应对这一切的魄力和方法。

到了这种时候,普通的臣子们才真正体会到皇帝陛下为何对三大王族世家如此忌惮,他们在军队的根基实在称得上根深蒂固,到了这种真正摊牌的时刻,朝廷竟然显得很苍白无力,想着那些半日就能开到京都的军队,朝堂上一片沉寂。

“这群叛贼……无耻的叛贼……!”太子在龙座旁边的监政座上不安而愤怒地扭动着身子,脸色不只是因为愤怒还是因为恐惧,显得颇有些苍白。

岚芜卿立刻出班奏道:“太子殿下,贵为储君,该当忌言。”

太子乍一闻言,便要发怒,瞥见是岚芜卿所奏,强自按捺了那股怒火,对于这位正直的翰林院大学士,即使是骄横愚蠢的太子也是颇为忌惮,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岚大学士,你说本宫该当忌言,这……从何说起?”

岚芜卿正色道:“太子殿下,柳国公与叶国公毕竟是我大楚重臣,他们虽形迹可疑,但是至今为止,毕竟还没有在明面上对朝廷有什么叛逆之语,更无叛逆之举,此时便称他们为叛贼,颇有不妥!”

太子脸部抽搐,但却没有反驳。

帘子后面轻轻传来一声叹息,太后那种沧桑的声音缓缓响起:“太子,你年少轻狂,有些话,还是不要轻易说出口。岚大学士说的不错,柳国公和叶国公是我大楚的忠臣,叛贼二字,岂能用在他们身上……只是,诸位爱卿,他们回过的书信你们也看过了,谁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吗?老身倒想知道该怎么解释这句话。”

这是敏感时期,一般的臣子来到朝堂,只是做做样子,称为摆设也不为过,他们是不敢轻易发表什么意见的。

不过御史台的御史们能够在朝廷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他们那张敢于说话的嘴。

“禀太后太子殿下,微臣以为,圣上龙驾归天,正是举国哀痛之时,历来在此等时刻,都会出现一些波折,要想化波折于无形,朝廷却更要宽宏大量。”于是司马风出班直言道:“太子国之储君,自是心胸宽阔,此时此刻,微臣以为,太子应派人前往南林大营与北林大营,见过两位国公,更要见过四皇子,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方有可能化解这场误会。”

瞬即出来几名御史,齐声称是,更有臣子道:“圣上新崩,正是力求京都稳定之时,不宜剑拔弩张,只有化干戈为玉帛,方是大楚之幸。”

朝臣顿时一番议论,显然都是想让太子屈尊派人去向国公和四皇子妥协。

太子虽然愚蠢,却没有傻到白痴的份上,冷笑道:“司马御史,你的意思,是让本宫派人去说和了?嘿嘿,老四既然联合三家上书,口气张狂,那自然是没有将朝廷放在眼里了,一旦派人说和,他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了,还以为朝廷怕了他们,到那时候,只怕对京都更为不利吧?”他很不屑地看了司马风一眼:“老四的心思,你们难道不明白?如今父皇驾崩,他那点野心就完全曝露出来了,说不定他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来夺我的皇位……!”

“住嘴!”太后忍不住在帘子后面喝骂道:“太子,你在胡言乱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