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清朝统治的建立(第2/34页)

这是一个勉强的让步,并且显然曾使多尔衮为之不快。但满族家长制的传统精神是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约”,这一决定的制定也体现了这一精神。新的政策颁布之后,汉人的归顺就变得容易得多了。

在这一新的情况下接受清廷官位的最著名的文人之一,是著名的上海诗人李雯。其父李逢甲,死于大顺军占据北京之时。这位诗人因为丧父的巨大悲痛,许多天都不能离开父亲的棺材去略进饮食。这种孝行使多尔衮周围的官员大为感动;多尔衮也接受了建议,让李雯做了他的私人幕僚。

对李雯来说,要报复大顺军的杀父之仇就只有走降清这一条路吗?或者说,这就是他早些时候对陈子龙所表白的要为国效力而名垂青史的途径吗?李雯当然得到了一个英雄造时势的机会,尽管极少有人赞许他攫取这个机会的方式。1644至1646年间他作为多尔衮的秘书,所有奏表文告皆出其手。

然而,李雯之例有些特殊之处。那时,大部分归降者,既不是在野诗人,也不是南方文人。在1644年加入清廷,并在18世纪编纂的《贰臣传》中有传的50名高级官员中,大部分是京都的旧官僚(详见下表及书后附录B)。然而,在崇祯朝,3/4的高级官僚来自南方;而在1644年,2/3的归降者是北方人。这种比例的倒转,主要在于山东的大量降人,1644年投降的“贰臣”中,有1/4来自山东。如果说东北地区为满族征服中国提供了大部分军事将领的话,那么,正是山东一地在为北京清政权提供文官上,遥遥领先。山东人在清初的这种骤然显贵,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省平定较早,部分地由于在各处起义时这里的乡绅名流遵守了王朝的法令。

1644年及以后降清文官

先附李自成,后降清的明朝文官:

姓名 明官职  省籍 
陈名夏 给事中 江苏
党崇雅 侍郎 陕西
梁清标 翰林学士 北直隶
卫周祚 郎中 山西
戴名说 给事中 北直隶
刘昌 给事中 河南
柳寅东 御史 四川
陈之龙 分守道丞 江西
张若琪 侍郎 山东
方大猷 分守道丞 浙江
高尔俨 翰林学士 北直隶
张忻 刑部尚书 山东
张端 翰林学士 山东
张缙彦 兵部尚书 河南
刘余祐 兵部侍郎 北直隶
龚鼎孳 给事中 安徽
孙承泽 给事中 北直隶
薛所蕴 国子监司业 河南
傅景星 御史 河南
李元鼎 太常寺少卿 江西
熊文举 吏部郎中 江西
叶初春 工部侍郎 江西

在北京降于多尔衮的明朝文官:

姓名 明官职  省籍 
王正志 户部侍郎 北直隶
徐一范 吏部郎中 江苏
王宏祚 户部郎中 云南
卫周允 御史 山西
曹溶 御史 浙江
胡世安 少詹事 四川
吴惟华 主事 北直隶
李若琳 翰林学士 山东
王鳌永1 户部侍郎 山东
金之俊1 兵部侍郎 江苏
沈惟炳1 吏部侍郎 河北
冯铨2 大学士 北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