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巴黎王后(第2/6页)

在公爵夫人的绿色沙龙里,玛戈遇见了拉·摩尔(La Môle)阁下,也就是约瑟夫·德·波尼法斯(Joseph de Boniface)。毫无疑问,她以前就认识他,他是弟弟弗朗索瓦的一个亲戚。拉·摩尔当时四十多岁,光鲜亮丽,举止优雅。他既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又是一位花花公子——查理九世常常笑言,拉·摩尔前天晚上还在逍遥快活,第二天又去参加弥撒。拉·摩尔调情手段高超,一开始还被选为弗朗索瓦的媒人派往英格兰,想用他的甜言蜜语说服伊丽莎白一世。

如果玛格丽特还是单身一人,拉·摩尔绝不敢接近她——玷污王室女性惩罚极重,因为公主往往是政治交易的筹码——但现在,玛格丽特已经结婚,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据估计,婚外恋在宫中非常普遍。从查理九世往下,每个人都有情妇。让娜·达尔布雷在死前告诉儿子亨利:“国王无时无刻不在做爱,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他在晚上九点前往书房,装作写书的样子。而情妇的房间就在书房旁边。”玛格丽特的密友内韦尔公爵夫人亨丽埃特和弗朗索瓦手下贵族阿尼巴尔·德·可可纳斯(Annibal de Coconnas)保持关系。就连玛戈的兄长亨利也不能免俗,和孔代亲王的妻子偷情。[16]

拉·摩尔具备纳瓦拉的亨利所没有的一切优点。他对玛格丽特这样的女人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他注意调整说话时的表情和声调。吉斯公爵曾是她的初恋。拉·摩尔久经情场。玛戈比他年轻20岁,她的丈夫要很久才能回来,他对玛戈并无眷恋,而且玛戈周围尽是“小可爱”的佳丽,无时无刻不在劝说玛戈大胆体验爱情的快乐。玛戈无处可逃。[17]

玛戈在巴黎自得其乐的时候,亨利正在拉罗歇尔城外和王室军队一起受罪。

虽然王室军队力量强大——查理拨给弟弟30,000士兵前去围城,而且配备20多门重炮——胡格诺派的要塞还是难攻不破。王室军队军官之间很快产生分歧。亨利作为中将,在名义上是总指挥,但不断受到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的挑战(他对弗朗索瓦深恶痛绝),此外还要受到自大的吉斯公爵的挑战(他也不太喜欢吉斯公爵)。纳瓦拉国王和表亲孔代亲王并无实权,但也不受中将待见,因为亨利必须时刻警惕,防止这两人投向胡格诺派。

冬季寒风凛冽,军帐难以保暖,加上饥饿疾病侵袭,周围敌人环伺,在这种环境下一决胜负实在困难,更何况己方已呈败象。胡格诺派士兵躲在坚固的城墙之后,武器精良,骁勇善战;王室军队大炮一响,他们就予以回击,效果显著。围困旷日持久,从冬到春都没有结束的迹象。士兵死亡数千,又有数千人逃亡。军中上下满腹牢骚,贵族们也觉得毫无意义,自暴自弃。一些天主教徒、骑士和贵族们感到不满,越来越觉得国王——不仅包括国王,也包括太后和中将——不堪大任,想要找到一位能够凝聚人心,改变局势的人物。这个人必须具备王室血统,或和王室沾亲带故:因为16世纪的政变必须有上等贵族的参与。符合条件的人很少,在层层筛选之下,他们找到了中将富有野心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以及同样不满的王室成员,纳瓦拉国王亨利。政治派(Politique)密谋就此开始。

亨利和弗朗索瓦互相之间并不信任。他们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弗朗索瓦因为自尊受损而想和兄长一决高下。他觉得自己总是受到忽视,很在意这些冒犯。弗朗索瓦刚刚18岁,渴望和自己地位相称的财富与荣耀,但太后和国王却并不赏赐。中将很少考虑这位弟弟的意见,甚至不让他参与军事会议讨论战局。

而亨利的唯一目的就是回到纳瓦拉的领地上,尽可能远离宫廷,远离天主教妻子,远离那个会随时让自己丧命的家庭。这两位年轻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中将过于傲慢可恶,他们不愿听从中将的指挥,想要摆脱他的领导。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后来的政治派运动——就是建立在这种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

不过,至少在短期内不必反叛中将了:命运——或者说是太后——已经插手此事。1573年春末,亨利被选为波兰国王,个中意味令人深思。

凯瑟琳念念不忘诺查丹马斯的预言,要看到所有的儿子都登上王位。多年来她都在为此目的孜孜不倦努力着。太后外交政策的根本和一切努力都在于此(只要她还是国家元首),而非法国的福祉。她无所谓自己的儿子成为哪个国家的国王——无论这个国家是天主教还是新教的,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盟友还是敌人——只要这个国家有王位就好。她让女儿嫁给纳瓦拉的亨利,就是想保证弗朗索瓦取得英格兰王位,但她的爱子亨利还是没有王位。波兰国王死后乏嗣,凯瑟琳看到了机会。她立刻派遣瓦朗斯(Valence)主教让·德·蒙吕克(Jean de Monluc)前往波兰——她的宫廷官员中只有此人去过波兰,一同前往的还有她颇为宠爱的波兰籍侏儒,她训令这两人尽力为亨利争取王位。作为代价,太后当即支付了400,000里弗,并承诺未来还将支付数十万里弗,这笔钱用于维持军队,偿还国内债务,以及用于在巴黎聘请学者教育数百名波兰贵族子弟,这笔钱都从业已破产的国库中支取。最终,亨利获得了王位。很快,就有“小可爱”的成员在太后面前屈膝行礼向她祝贺:“向波兰国王的母亲致敬”,凯瑟琳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