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战长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雪在烧(第2/6页)

日本人把自己后来的悲剧看成是宿命,没有真正的认知和缺少反思是这个民族的致命伤。

从东条上任,到联合舰队的攻击编队向珍珠港驶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知道决策内容的日本军政首脑们在兴奋与忐忑间打着秋千,毕竟真要跟美国打仗了。一切都已山雨欲来。进入11月下旬,东京那些知道战争决策的人,状态已由兴奋过渡到癫狂。欲望在这个秋天爆棚,用多日后蒋介石的话说,无异于饮鸩之狂夫:“他拿烈性的毒药,来求片刻的兴奋,而实际是自寻绝灭。”[7]

1941年12月7日凌晨。

从迫近瓦胡岛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日本轰炸机,在总指挥渊田美津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52期,奈良县人)中佐率领下,以密集阵方式直扑珍珠港!7时53分,飞临珍珠港上空的渊田看到外面晴空万里,白云静伏如棉花糖,随后向攻击舰队指挥官南云忠一(江田岛海军兵学校36期,山形县人)发出“虎!虎!虎!”的奇袭成功的信号,接下来才开始扔炸弹。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在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4艘战列舰被炸沉,1艘搁浅,3艘遭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炸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死伤3600多人。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6艘袖珍潜艇。唯一让南云失望的是,美国人的航空母舰没在港里(这也是后来有人怀疑美国人事先知道日本偷袭计划的原因)。

从纯粹的战术角度看,珍珠港事变确实是战争史上一次“经典的偷袭”。这里面有一个插曲:按山本五十六跟内阁达成的协议,发起奇袭前三十分钟,在华盛顿的谈判人员把最后通牒递交给美国人。这样的话,半个小时后再进行攻击就不算偷袭了。阴差阳错,日本人递交的最后通牒晚了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这边的日本轰炸机已把美国军舰炸沉了,那边的日本人才把最后通牒递交给美国人,后者看完通牒后,没法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无耻的民族。”

美国沸腾了。

中国正是深夜。

重庆郊外的黄山别墅。

前一天晚上,从不熬夜的蒋介石像往常一样早早睡下。即将过去的一年,对他来说还是有很多收获的。尤其是春天时,美国宣布将租借法扩大到中国,这也就意味着贷款和军事援助将更多地到来。随后罗斯福又派遣军事代表团来华,数十名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及出版社编辑以版税500万美元援助中国抗战。而陈纳德统领的由美国志愿人员参加的飞虎队已升空与日机战斗多日,并取得令人欢欣的战绩。凌晨四点左右,蒋介石被电话铃声吵醒,那头传来一个声音,是侍从室军情处的人:“委员长!得到确切消息,日寇在刚刚不久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大战爆发了!”

虽然早就清楚日本和美国间的矛盾,但听到珍珠港事变后,蒋介石还是大为吃惊。他用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齐,然后大声喊人,要立即到重庆城里去开会。一旁的宋美龄提醒他:“会还是上午开吧,现在天还黑着,这下你可以安稳地睡一觉了。”蒋介石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这个消息的确能叫他上安稳地睡上一整天,但又确实睡不着。终于忍到五点半,蒋介石下了山,来到重庆城里的曾家岩,此时后续电报已雪片般飞到手边。

日军侵入天津、上海英美租界;

日机轰炸了马尼拉;

日机轰炸了吉隆坡;

日机轰炸了新加坡;

日机轰炸了香港;

已有日军在马来亚半岛哥打巴鲁登陆(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是在12月7日早晨7时53分,实际上,打响太平洋战争第一枪的是日军第18师团陀美支队。在偷袭珍珠港之前的两个小时,以第56联队为基干的该支队,在支队长佗美浩率领下于哥打巴鲁登陆,从而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大幕)……

华盛顿和伦敦陷入震惊,东京市民开始祝捷游行。

在一种无法形容的心情中,蒋介石于12月8日清晨主持召开中常委会议,讨论骤变的时局。在当天的日记中,蒋这样写道:“抗战政略之成就,至今已达于顶点。物极必反,居高临危,能不威惧?!”下午时,他召见美、英、苏三国驻华大使,表明和宣示了中国将与友邦共同战斗的坚定态度以及立即向日、德、意轴心国宣战的决定,同时提议成立美、中、英、苏、荷、加、澳、新等国同盟,在彻底打败日本及德、意轴心国前,任何一国不单方面与之和谈。

珍珠港事件后,中共中央在延安发表《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其中讲道:“全世界一切民族划分为奉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奉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明朗化了。”实际上,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谈话中讲道:“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不知道中国如果战败,英美等国将不能安枕,这种错误观点十分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