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迁都,没有任何借口!(第2/5页)

只对你身上的宝贝感兴趣

洛阳城内,胜利者分田分地,但每人所得却不尽相同。

有人少,有人多。尽管如此,抢得再多的人,也多不过孙坚。因为孙坚得到的是一块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出自枯井。

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会孤零零地躺在枯井里,就像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开头,却只能有一个下落不明的结局。这是世事的遗憾和神秘。

现如今,在场的人唯一可以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是孙坚而不是别人得到了它。

孙坚的呼吸不均匀了。虽然他努力想使其变得均匀,结果却是无效。

的确,这样的时刻,得到这样一件东西,没有人可以平静呼吸。

孙坚也不例外。

唯一例外的是他保持了沉默,没有将自己的欲望说出来。虽然这个世界的显规则是有了快感你就喊,但孙坚不喊,他希望别人代他喊出来。

然后由他默默享受。

程普承担了这样的工作。

程普之所以坚定地让孙坚而不是他人拥有这块传国玉玺是因为他认为这样的时代,是一个群龙无首的时代。

不错,大汉是有一个皇帝,但仔细拷问这个命题,却发现它是个伪命题。

洛阳的龙椅上眼下空无一人,小皇帝正在西去长安的途中生死未卜。他真能走到长安吗?他真是心甘情愿要去长安吗?他真是大汉的真龙天子吗?即便是,这个国家真是他说了算吗?

一切问题说到底都经不起拷问。

所以程普以为,在这个群龙无首的时代,谁拥有传国玉玺谁就是真龙天子。程普坚决反对孙坚把这块传国玉玺交出去。再说了,现在乱哄哄的当口,交给谁呢?谁又配拥有它呢?

孙坚半推半就地接受了程普的建议:带着传国玉玺回江东,以图将来。他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悲愤与委屈,在场的那些部下没人知道他是在忧国忧民还是怀才不遇,总而言之,孙坚在此次传国玉玺藏匿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一切与他的一贯作风没有太大差距,在众人眼里,他还不是个野心家、阴谋家,起码现在还不是。

但是袁绍射向他的眼神却有些冷。

这是孙坚发现并藏匿传国玉玺的第二天,他来向袁绍辞行,称病回江东。

袁绍没有同意。

孙坚不明白袁绍为何不允,因为有一个道理他和袁绍都知道,这个地球,离开谁都会转。他还没有重要到那个程度。

但是袁绍以为,孙坚很重要。

袁绍伸出手,要孙坚把东西交出来。

孙坚:什么东西?

袁绍:很重要的东西。

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有些东西可以说,有些东西说不得。

为什么?

太贵重。

我身上每样东西都很贵重,不知道你要哪一样?

我身上没有的。

都是男人,要有都有。

男人和男人,其实也不一样的。

这么说,你对我很感兴趣?

错,我只对你身上的宝贝感兴趣。

宝贝?如果不说清楚,我是不会给的。

真的要我说吗?

真的。

真的很想吗?

很想。

那我就说了。是传国玉玺。

孙坚愣住了。

他不晓得袁绍是怎么知道它的,虽然他清楚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孙坚现在想搞清楚的就是风从何来。他要知道人心究竟可以险恶到什么程度,虽然在此时的袁绍眼里,孙坚这个人就是人心险恶的代名词,但孙坚自己却不觉得。孙坚的这种感觉像极了世上的很多人——只说他人人心险恶,却从不检讨自己也是如此。

袁绍把“风源”推了出来——一个士兵。

他一脸无辜地站在现场。

这个士兵是昨天传国玉玺事件的在场者。与此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袁绍同乡。如此双重身份让他下了一个赌注:跟袁绍混比跟孙坚混其人生收益会不会更大?

很快,他就知道谜底了。因为孙坚的剑拔了出来,直指他的心口。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个只抖了一夜机灵的士兵闭上眼睛,准备为自己的铤而走险买单。

但是,孙坚的剑没有刺进去,并且永远不可能刺进去了。原因是袁绍的剑也拔了出来,直指孙坚。与此同时,程普、黄盖、韩当剑指袁绍,颜良、文丑剑指孙坚,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毫无疑问,这是一块玉玺引发的内讧。在欲望面前,没有人愿做逃兵。

人人争先恐后。

人人舍我其谁。

袁绍看着孙坚,眼神是鄙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