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个无神论者的意外死亡(第2/5页)

这个人,是刘表部将蒯良。

蒯良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交易是可以完成的,有一些交易是不可以完成的,交易的得以完成缘于双方力量的对等。如果敌我双方的力量不对等,消灭是比交易更有效和更快捷的办法。

孙坚都不存在了,凭什么还让他的部队继续存在?!蒯良表情狂热地喊道。

蒯良的狂热让刘表一时间怦然心动。是啊,传国玉玺就在这个死人手里,凭什么让他带进坟墓呢?消灭他的那些残兵败将,让自己也可以有机会成为天下的问鼎者!

刘表开始蠢蠢欲动。

你能干什么

很快,刘表就不蠢蠢欲动了。

因为一个人的存在。

黄祖。

此刻的黄祖不仅是个人质,还是个障碍。

刘表的心理障碍。

他绕不过去的心理障碍。

不错,发动进攻没有问题,消灭孙坚的那些残兵败将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黄祖的性命。一旦进攻开始,黄祖的性命将不保,这一点是刘表不能接受的。

因为他和黄祖的感情深啊。刘表不愿意做一个寡情薄意的人。这其实也是刘表在荆州一直混得不错的一个原因。黄祖为什么要为他卖命,蔡瑁为什么要为他卖命,一句话,就因为刘表这人重情义。

刘表重情义可以从他对待蔡瑁的态度上看出来。蔡瑁大败而归后,蒯良建议把他“咔嚓”了,刘表却不忍心这么做,反而让他继续在军中任职,这样一来,感动得蔡瑁眼泪哗哗的,蒯良却只能徒唤奈何。

只是这一回,蒯良不想再徒唤奈何。

因为蒯良明白,黄祖不可保。要保黄祖就要舍弃江东,这个代价无论如何太大了。蒯良相信,任何一个有所作为、志在天下的男人都不会这么去做。

他开始对刘表苦口婆心,希望他以天下为念。

刘表却偏偏不以天下为念,而以友情为念。在经过短暂的蠢蠢欲动后,刘表这个心肠软弱的男人突然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又只能干什么。能得到天下固然很好,但是天下到手了,朋友失去了,做人还有什么意义呢?

再者说了,天下这个东西,既可能是馅饼,更可能是陷阱。一旦到手,还真是祸福未可知。刘表黯然决定,以孙坚尸换黄祖,继续经营好自己的自留地。

把荆州经营好,把名声经营好,真是比什么都重要。没人的时候,刘表如是安慰自己。

司徒王允则无法安慰自己。

因为董卓开始杀人了。自从“迁都”长安之后,董卓深深地爱上了一项事业。

杀人。

杀无数的人。

对董卓来说,杀一个人的人是可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杀人也是可耻的。所以他杀人以多多益善,不取其性命为最高追求,“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听着哀号之声震天,董卓的心情那叫一个好极了。

甚至,为了达到摄人心魄的目的,董卓杀人还追求速度。

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有一次,司空张温就被迅雷不及掩耳地杀了。

头出现在一个托盘上。原因是他和袁术两个人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准备行刺董卓,让董卓的脑袋远离身体。

结果,董卓的脑袋依然还在脖子上,张温的脑袋却在瞬间远离了身体。董卓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百官,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他为中心的董氏集体周围,高举尽忠、尽职、尽孝的伟大旗帜,才有可能让自己的脑袋与脖子不说再见,否则后果很严重。

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百官们只得频频点头。

司徒王允混迹其间,也频频点头。

但是在心里,司徒王允没有点一下头,而是昂起了不屈的头颅。

因为,这样的时刻,是你死我活的时刻,点头并不能保证自身的绝对安全。要活下去,安全地活下去,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董卓必须死翘翘。

可是,让董卓死翘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前曹操的行刺未遂就是一个极好的明证。董卓没死,他却差点死了。

现如今,还有什么样的计谋可以让董卓死翘翘呢?

王允一时间无计可施。

王允无计可施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在幽怨地叹息。

这是来自他后花园的叹息声,似有无限惆怅。

王允恼怒于这样的惆怅。因为在他听来,这不是惆怅,而是怀春。

原来叹息声是他的养女貂蝉发出来的。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色艺双绝的美眉,貂蝉是不轻易发声的。

不过这一回,貂蝉发声了。她之所以发声其实不为自己,而是为了义父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