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才(第3/5页)

毫无疑问,刘表的这番话纯粹是给刘备打气,并不真的认为后者有什么天大的能耐,但人世间的悲剧就在于,当事者往往拿起根针就当棒捶使——刘备当真了。刘备先是豪情万丈地干了杯中酒,然后豪情万丈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刘表一下子被雷倒了。“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谁是碌碌之辈?是指他吗?刘表从刘备俾睨一切的眼神中悲哀地体会到,他被归入此类了……

这个宴席最后是不欢而散的。

刘备带着他的万丈豪情乘醉而归,回到小招待所继续意淫天下,刘表则像吃了个苍蝇一样在蔡夫人面前长吁短叹。蔡夫人当然是希望刘表杀伐决断的,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备不仅在鼾睡,还大模大样地咆哮了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表想来想去,还是不愿拔剑而起。就像在此之前的无数次生闷气一样,刘表最后总能化解于无形——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在一个闷气与另一个闷气之间首鼠两端,最后活活闷死。这是刘表的宿命。他只能承受,不能反抗。当然刘表不愿杀刘备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愿同室操戈。杀了自家兄弟在江湖上传出去是很没面子的,刘表不愿意做这样的人。

最后站出来杀伐决断的那个人是蔡瑁。蔡瑁连夜点军去小招待所准备结果刘备的性命,刘备却很狡猾地先行逃走了。在刘备的人生技能中,哭和逃是最重要的两项。实践证明,他屡试不爽。

但蔡瑁却打算将刺杀行动进行到底。他在小招待所形迹可疑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形迹可疑的诗,然后请刘表移步去鉴赏。

刘表去了。刘表看到了。刘表愤怒了。因为墙壁上的诗,实在是气焰嚣张:“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刘表的剑拔出来了,发誓要在那条龙没上天之前斩了他。但是很快,他的剑又下垂了。这一回的刘表不是因为首鼠两端,而是想到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刘备不是诗人。

对一个卖草鞋出身的劳动人民来说,让他写诗无疑是附庸风雅。这是无力的附庸风雅,因为任何一个人,想要附庸风雅,肚子里必须要有货。而刘备肚子里除了有万丈雄心外,并没多少货色。关于这一点,刘表深信不疑。

所以接下来,面对蔡瑁欲除之而后快的杀伐决心,刘表表示了谨慎的态度:“未可造次,容徐图之。”

历史的危局

蔡瑁气为之结。在蔡瑁看来,人世间的很多事情之所以不能圆满,都是“容徐图之”造成的,他决定宜将胜勇追穷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定要刘备人头落地。

蔡瑁的心情如此迫切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对刘备的仇恨源自于刘备对刘表说的那一句话——“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

你有什么资格这样说,丧家之犬应该看清他人的脸色,认清自己是什么货色,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否则,对大家都没好处。

于是一场新的阴谋悄悄诞生了。阴谋来自于一场光明正大的聚会——襄阳合聚。这是为了庆祝近年来谷物丰熟而举行的,刘表准备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劝之意。

事实上刘表并没有到会,蔡瑁准备邀请到会的那个人是刘备。蔡瑁在会上精心安排了谋杀刘备的行动,而所有这一切,刘表并不知情。

刘备也不知情。刘备只是隐约感觉到,这次合聚不太正常。因为他获得授权将代表刘表出面慰问九郡四十二州的官员,他刘备何德何能可以行此大事?所以凶多吉少。

张飞直截了当地对刘备说,筵无好筵,会无好会,去它干甚?关羽则显得“老谋深算”一些。关羽认为刘备疑心病太重,上次酒后一时戏言,没把刘表吓倒,却把自己吓倒了,不划算啊。再说襄阳离新野不远,无故不去,反而显出自己心怀鬼胎来,惹得刘表生疑。

刘备便动心了。当然,真正让刘备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也要去襄阳走一走的是赵云的举动。赵云将率马步军三百人同往,确保刘备的安全。

刘备出发了。没有人知道这是一次危险的旅程,连赵云都无可奈何。因为一到目的地,他手下的三百人便被蔡瑁分化瓦解了。赵云自己被安排在另外一张酒桌上,身边坐满了蔡瑁手下的武将。

刘备孤身一人。他是一个人在战斗。甚至他不可能有战斗力。所有的一切都对他不利。整个襄阳东门被蔡和引军把守,南门被蔡中把守;北门被蔡勋把守。只有西门没人把守。因为不需要把守。西门外有檀溪阻隔,那是天堑,是人间车马不可能通行的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