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钩心斗角 第一章桑弘羊(第2/3页)

阿齐,你觉得今天皇帝新婚,百姓会有什么看法?桑弘羊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

婴齐将酒爵放在几案上,道,大人,我想天下的百姓今天一定很高兴。这种不是节日的节日,不是经常能有幸碰上的。臣当年在豫章县时,碰上皇帝大赦或者有什么喜庆,县廷会提前十天接到长安的文书。等到喜庆那天,县廷的官吏到各个里巡行,发放牛肉和美酒,乡里的百姓也不用干活,儿童们到处喧闹,锣鼓喧阗,真是和新年一样热闹呢。臣现在想起来,真是恍惚又回到了故乡。

桑迁笑道,婴君,我自出生就一直在长安,真是难以想像下面郡县的场景,一定比长安好玩罢?

桑绯在一旁笑道,哥哥你长这么大了,还只想着玩。须不知儒家最忌玩物丧志么?

谁说儒家一切摒绝玩了?书上不是说:“不有博弈者乎?”可见下棋赌博之类儒家并不是禁止的。礼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也,真正的圣人,才不会像你这样不近人情呢。桑迁不服气道。

桑弘羊道,你们这对傻瓜,在一起就知道斗嘴皮子。他指着桑绯,特别是你,该向你丈夫学学什么叫稳重。若说经术,阿齐也不比你逊色;而文法律令,尤其是你不具备的,所以阿齐才能够不两年就升任廷尉左监。这可不是我帮忙的。

婴齐谦虚道,大人这样奖勉臣,臣真是惭愧无地。臣为人一向刻板,没有什么情趣,其实太委屈绯儿了。他这样说着,眼睛朝桑绯望去。桑绯脸色绯红,也回望着他,眼波流荡,不尽旖旎之情。

桑弘羊捋须笑道,你们小夫妻恩爱,老夫就放心了。绯儿已经怀了孩子,等孩子生下来,老夫也该告老致仕,那时正可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只是希望在致仕之前,能为你们打好基础,将来封侯有望,也可以传给儿孙。为人父母者,乐岂不在此乎?

婴齐伏地,举爵道,父母总是念念不忘儿孙,真是“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臣敢以此爵祝大人万寿无疆。他将酒一饮而尽,继续道,其实臣有一言敢告大人,传给儿孙爵位,不如传给儿孙才智。大人何必天天把封侯赐爵的事放在心上,说到底只要能尽职王事,平安度日是最重要的。

桑弘羊嗯了一声,阿齐,你哪点都好,就是有一点我不大赞同。你性格中缺乏一点果敢。这点当年你的上司沈武就不错,我是很欣赏他的。大丈夫活在世上,就应当拖青纡紫,青简留名。否则岂不是酒囊饭袋,除了吃好喝好,和一般愚昧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了么?

婴齐有点惶恐,道,大人所说甚是,以大人的才干,为汉家奉公守职勤劳了一辈子,日后当然可以名登青史。只是臣才能甚卑,就算努力,也绝不能达到那样的高位。况且,臣曾为沈武的掾属,深深敬服他的才能,可是为什么他的才能最后反而促成了他的死亡。臣每当想起此事来,就不由得椎胸泣血。由此可见,勤劳进取,也未必是什么有益的事罢。他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当年抱着刘丽都四处找水井的场景。那才真是刻骨铭心,椎胸泣血。他耳边似乎响起了一片莫名其妙的噪声,四围和天空都在眼前打旋。那是多么无助的一种感觉啊,他多么希望那场景不是真实的。然而它就是真实的。因了这个,这世界实在是一个没有多大乐趣的世界。不要说不一定能名登青史,就算能又怎么样?人死了,难道真有灵魂能看到自己在人世间所努力的一切吗?

沈武的结局的确很惨,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就不思进取啊。桑弘羊有点不高兴了。

桑绯见父亲不悦,赶忙道,阿齐,还不赶快向阿翁赔罪。阿翁教导你,也是为了你好嘛。

婴齐赶忙身体前倾,伏席稽首道,臣自知错了。万望大人息怒!

桑弘羊挥手道,罢了。阿齐,其实我当年招你为婿,也是看中你稳重可靠。我这个儿子不谙世事,我真怕他将来吃亏。以你的才干,再加上谨慎,一定可以得当年沈武之利,而能免其忧。

婴齐不敢再发表异议,一直唯唯连声。一直捱到酒阑宴散,大家皆回房歇息。推上门,桑绯柔声埋怨婴齐道,阿齐,你真刻板,我告诉你阿翁性子是一向刚硬的,我们做儿女的从来就不敢拂逆他呢。

婴齐环手抱过妻子,笑道,我说话其实也很委婉了,没想到阿翁就不高兴。皇帝也能听得下劝谏,阿翁难道比皇帝还不容异议么。好了,不说了行了罢。让我摸摸你的肚子,看看我儿子会不会跳了。

桑绯将她的脸贴在丈夫的脖子上,亲吻了一下,低声道,傅母说孩子还不到两个月大,怎么可能就会跳。她的头埋进了婴齐的胸前,呢喃道,不知道我们的儿子将来是什么样子,一定要好好教导,说不定将来位登公卿,封侯拜相,满足阿翁的愿望还要靠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