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版前言(第3/4页)

今天,“法拉奇式”的新闻工作还有多少价值?当形成历史的戏剧性事件可以由任何一个见证人用可视电话记录下来,用旅游者的摄像机永远保存下来,并在顷刻间,通过卫星电视和互联网传遍全球,储存在YouTube网[3]中,让亿万个博客进行实时评论时,21世纪新闻报道的规则发生了何种程度的变化?特别是从2001年9月11日开始,一个被称为“非职业新闻报道”的团体抢先发表的独家新闻铺天盖地,视频爱好者的作品成了有首要价值的资料。从表面上看,我们生活在信息最大民主化的时代,到处充斥着来自底层的报道;还是从表面上看,这场技术和文化的革命可能标志着作者式新闻报道的没落。实际上,“新闻”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大众化的产品,可以到处大量和廉价地获得。但是如果要对新闻进行筛选和整理,指出它们的意义,并进行剖析,剥去神话的外衣,使其更客观和现实,并在必要时驳斥它们,那么,法拉奇的风格此时比任何时候更具现实意义。她的风格就是:直接与政要接触,现场的深入调查,分析能力和收集资料。总而言之,是一项被称为新闻调查的挖掘和解释的工作。它可以是政治层面的、经济层面的和战略层面的。

记者的工作并没有被判消亡,而是细化成各专业。它在互联网的时代变得更为复杂,因为不再存在过去享有的地位优势,仅有个人的勇气,时刻准备面对人身的危险和先于竞争者到达现场的魄力和决心已经不够。因为总是会有一个不是记者的人偶然在场,在时间上抢在你的前面。仅仅说“我在那里,向你们报道我所看到的那件事”是不够的,因为直接证据已经成为丰富和廉价的第一手材料。接近公众已被简化,进入信息交易的传统障碍也被打破,报刊在互联网上的网站与记者的博客和不同层次的读者的博客搅和到了一起。一名记者对异国他乡发表的任何看法马上会被他的受众通过强大和快速的工具——如维基百科和谷歌——予以筛选。

实际上,正是这种可用信息量的猛增和信息传递的快速,推动了质量、可靠性和严肃性的选择。单凭会使用计算机或摆弄摄影机已经不足以成为记者。像在法拉奇时代那样,勇于去遥远的地方或面对困难和危险还是不够的。电子产品的超级市场出售的光盘中没有职业道德、知识分子的诚信义务、审查新闻来源的原则、避免利益冲突的能力、历史修养等内容的软件。公民义务,习惯于对得知的真相、老生常谈和陈词滥调提出质疑,通过从以往事实中积累的知识去准备撰写报道文章,这就是记者与“商品”运作者之间的区别所在。新技术并没有改变支配着新闻质量和可靠性的基本原则。对记者职业最严重的威胁并不总是来自新媒体的竞争,而是来自于交易和信息间的交错纠结,来自于利益的冲突,来自于屈从,来自于记者与政客之间、记者与经济掌控者之间,或者只是记者与他们的消息来源之间的勾结和同谋。当新闻成为交换的商品,以此来牟取相互的利益,并服务于隐蔽而不可告人的计划——从推理上来说是指权力机构、政党、黑手党和结组的计划——时,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每当记者为“别的”利益服务,而不为他们的受众服务时,大众媒体为催生一个消息透明、意识自身权利的文明社会而承担的作用就会丧失殆尽。新闻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总是源于这个职业的崇高威望、权威性和它对民主社会中“合法政权”的监督作用。

至于说到叙述的质量,它不能容忍目前信息市场上出现那么多的新主角。竞争越多,选择就越严格。去书店寻找法拉奇作品的人正是那些拥挤在MySpace网[4]上用稚嫩的语句书写内心思想日记的青年人。这么多年后,她的作品还在被人们阅读。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这是她以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满腔激情把毕生贡献给这个职业所获得的奖状。她是一个献身于有着“非凡和可怕特权”的新闻事业的人。

费代里科·兰皮尼

2008年10月


[1]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 1915—2006),智利独裁者。曾任智利陆军总司令,1973年9月11日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出任军人执政委员会主席。1974年出任智利总统兼陆军总司令,开始对智利的独裁统治。1990年3月被迫让出总统职位,但继续担任陆军总司令八年。

[2]因德罗·蒙塔内利(Indro Montanelli, 1909-2001),意大利著名记者、作家和历史学家。

[3]YouTube网是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用户可下载、观看及分享影片或短片。2005年创立,2006年11月被谷歌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