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经营江北 第三十章 纠缠(完)(第3/4页)

雨辰的江北军也正式扩有全部苏南,兵力已经逼近上海。大家都在看着,雨辰敢不敢于冒着挑起中外各方势力反应的情况下,贸然挥兵上海。

这时在苏南周边势力,浙军的朱瑞师已经开抵嘉兴,西面依托着太湖,东面延伸到大海。成全力戒备的态势。雨辰最近手腕耍得太厉害,没有中央命令就敢挥兵苏南。眼见上海也是他口中的食物。谁知道他会不会打浙江的主意?本来面向皖南方向的吕公望师也抽调出主力,增援浙东方向。毕竟在皖南还有姚雨平师作为缓冲,浙江现在担心的就是雨辰再继续南下。

而在河南和山东,河南的毅军也开始陆续从郑州向南移防。山东改编充实后的中央第5师和第3师一部,第20师一部。在台儿庄一线的活动也开始频繁了起来。中央似乎同浙江达成了默契,全力要牵制雨辰在东南的行动。

这些日子里,在报纸上也冒出了一些声音。原来几乎一边倒倾向于雨辰的舆论现在也分化了。特别是一篇“革命英雄乎?东南新军阀乎?”的评论被流传的最为广泛。

“雨辰在光复初起的时候,的确是青年的偶像。乱世中的豪杰。他立下的功绩。只怕街头巷尾的孩子们都能说上两句。在他们心目中,年轻的雨辰将军恐怕就是那种拿着亮银锤和金弹子大战八百会合的英雄人物罢……光复以来,雨辰将军在江北推行地方自治,免除农民税收,裁撤厘金都博得了一片叫好的声音。

我们这些升斗小民不由幻想。光复了,共和了,中央有袁、孙、黄诸公操劳。地方有黎、雨这样的英雄人物主持。咱们中国百姓的日子该好一些了吧?谁想到应了一句古话,慎终果然很难。苏南叛乱,果然是人神共愤。但是现在既然成立了中央政府,他们自然也不是泥偶,总要等到中央的讨伐下来。指明某某部队开过去讨伐,那才成一回事吧。就算中央暂时没有命令,咱们一时从权。在南京还有个节制东南局势的黄兴留守啊!

黄留守手头现在总有几万的兵队,苏州那些乌合,也是可以一股荡平的。什么时候轮到某将军发通电,出动自己那身经百战的部队去讨伐呢?

哎呀呀,是不是某将军现在以为苏省就是他家的禁脔,不能容许别人染指了呢?这到底是民国的地方官还是江苏省的太上皇呢?笔者一向是市井百姓。但是偶尔也会读一点书。这种行为,和藩镇军阀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终日祈祷,就盼我们的光复功臣革命英雄们,多把国家这两个字放在心上一些。多把中央的命令看得重一些。大家都是大有见识的人物,互相砥励,定能把我华夏建成泱泱强盛的东方大国。笔者善颂善祷也为的就是这个。某些光复英雄,其速醒乎!”

这些妙文的影响不能说不大。至少在雨辰辖区内。他在苏南也在推行地方自治当中。那些士绅和地方议会,对他这次的行为意见颇大。让他的精力也颇受牵制。在北方要求对雨辰制裁惩戒的风声就更高了。这些电文,中央都一概转发给雨辰,让他自行解释分辨。

在上海的外国势力中,英国已经在英租界增加了一个从香港调来的廓尔喀步兵营,一支小型的皇家海军陆战队。这目标明显就是冲着雨辰逼近上海的军队来的。上海的英国商务领事肯特勋爵也代表驻华公使宣称,不愿意见到上海这个国际势力关注的地方。被任何地方性的势力掌握。陈其美都督因为历史遗留的原因现在还在这个位置上面。希望能够尽快服从北京中央的命令,迅速解职。其他地方势力对上海的进逼,将一概被视为对外国在华势力的挑衅。

英国的远东舰队,这些日子还不时有军舰上驶,在扬州港外打转。截留陈山河第二师过江运送补给的船舰。双方虽然还没有撕破脸来,但是气氛也已经相当紧张了。

雨辰终于命令他的军队停住了脚步。他派人去上海迎接庄蕴宽回任,庄蕴宽早已得到北京袁世凯方面,同盟会方面,江浙立宪派方面的共同交代,这个任是非回不可!也是对雨辰新近伸到苏南的势力进行某种牵制。

庄蕴宽回任之后,却发现自己还是被完全架空。雨辰虽然只留下了第二师的一个团驻守在苏州,其他野战部队全部回防。但是利用南京被裁撤下来的散兵,又在苏南组建了十一个保安营。这些保安营可不象在江北的那样,完全是治安部队。他们都是按照野战部队编制训练,甚至有金坛县保安炮兵营这种番号!谁都知道,他又在苏南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师的架子。

而且雨辰也毫不手软的在江南继续推行地方自治和免除各种农税杂税的政策。这点他占着理,所以做得毫无顾忌。这么一做,等于就是把官制完全改了。庄蕴宽的政令不能出苏州阊门一步,又少了不少收入。这个都督当得可实在没有味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