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十七章 雨辰的决心(第3/4页)

雨辰终于从他的话语里听出了几分他对同盟会的怨气。哈哈一笑,将手一摆道:“你管黄克强做什么?他是革命前辈不假。但是这次鄂赣发生战事,还不是我们想在南京留守府结束后,给同盟会在长江中游再造一个复兴基地?我们大家对老袁都清楚得很,最后他还是容不下咱们这些人的……可是黄克强这些日子又做了什么?赣军入鄂的时候,要是当时他以湖北查办使的身份赶到前线,名分一定。我敢担保现在咱们都在武昌城了!可黄先生太爱惜羽毛,非要在上海再看看风色。要知道天下是争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等到北军南下,武穴惨案发生。我们江北军毅然出兵的时候。黄先生一看到局势变得复杂。就自己跑香港去了。现在又和你闹一出什么共同去北京请罪的戏。他老先生名士味道太过了。我不取他!”

李烈钧听着雨辰在那里神采飞扬的褒贬人物,同盟会两大巨头之一被他数落成这样。不知道为什么,却非常赞同他的话。是啊,当初要是同盟会利用已经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的局面,果断坚持北伐。现在这些巨头们也不会落到袁世凯掌中玩物的地步。自己向来都是相信实力为先。

可现在同盟会的基本实力已经是七零八落了,福建孙道仁、广东陈炯明、江西的他。算是同盟会三督了,可是福建实力太弱。广东陈炯明因为同盟会打算的以胡汉民代替他当广东都督的事情,已经和孙黄闹得极不愉快。加上境内还有济军这支北洋外围武力的监视。真正实力完整的就他这支赣军和这个赣省!他利用一切机会扩展实力还不是为了同盟会的事业打算?谁知道自己孤军奋斗,最后还是这么一个结果。请罪,请个屁的罪!

雨辰还是在继续的劝他,言辞中自然流露出一种强大的自信:“北京方面,更不用去理他!袁世凯现在也是在拆东墙补西墙,苦苦的支撑着。等到大选开始,也许就又是一番变数!你安心的当我的巡阅副使吧,林颂亭现在在江北不也呆得安心得很么?现在同盟会上层已经分裂成好几块,老袁也不过如此的人物。真正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新中华,还是要靠你我之辈!”

这是雨辰第一次向外人吐露出自己有问鼎天下的心声。距离他来到这个世界,还差十来天就是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又发生了多少事情?不知道是时代的风云造就了雨辰这个现在无比耀眼的人物,还是他改变了这个时代的进程?

在这个大时代,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一切都还在变化当中。

李烈钧虽然被雨辰的话震撼了,但更多的还是茫然。这时候他头脑乱成了一锅粥,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雨辰看着他,又笑道:“协和兄,有些决定不能急于一时。你就了江北巡阅副使之后,可以在江北多走走,多看看。赣军我也替你保留着。止戈兄不过是个挂名的都督。什么时候你愿意真的把赣军和江北军整合在一起了,到时你尽管说话。江北军的发展,少不了你这样的大才。”

话说到这里,本来就很不愿意上北京。也不愿意离开赣军的李烈钧终于点头了:“雨巡阅使,你待人如此。兄弟还有什么好说的,赣军上下一万八千弟兄,这命就卖给你了。愿意和巡阅使一起做出番事业来。其他的,兄弟再不愿意多想了。”话虽然如此说,但他还是神色郁郁。

雨辰微笑点头,李烈钧能如此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是现在几方面局势压迫。让他不能不听从自己的劝说。将赣军整编而成江北军系统的部队。但是让这个刚烈的都督低头表示服从安排,对于才真正完全下定决心,准备从现在起开始大展拳脚。朝着最终目标进发的他来说,还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赣军?现在吃着江北的供应,用着江北的粮饷。军官再抽调去江北陆军学校训练一下,来几个对调服务。这赣军还会再独立存在么?

这一点,雨辰很明白,李烈钧也很明白。但是他们谁都没有说出来。

“都督,现在雨辰已经到鄂州了。和李烈钧已经会合在一起。他上了呈文给您,问什么时候会面晤谈湖北善后的事情。”

陈宦正在原来湖北都督府的房间里面看着字画,饶有兴趣的左翻右翻。听到自己副官报告这个事情。突然就来了兴致:“雨辰给我上的呈文?拿过来拿过来!能收到这种人物以下级形式上的公文,可是我陈二庵一辈子的荣幸啊。”

他这个都督,按照他手下那些红了眼睛的师长们的话。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三个师得大军南下,只在武昌收拾了一点偷袭失败的赣军余部。他悠闲的在孝感也没怎么布置军事,双方就早停火了。然后中央一道命令,他又悠闲的赶到武昌,接手湖北都督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