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十八章 袁世凯的决心(第3/4页)

强森苦笑着摇头,又看了一眼那个汉口美国领事格兰特先生。那个苏格兰佬看来很愿意见到每件让英国人尴尬的事情出现。他笑着对库柏道:“我的朋友,尊敬的同事。看来我们这位雨将军的确是位标准的军人啊……我们能对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可是敢在江面上用炮口指着我们的军舰啊,请您转告他。他随行的卫兵可以保留他们的自卫武器,但是我可以确保在这里他们不需要使用到它。另外我在这里荣幸的等着您为我们互相介绍。”说完之后,他给了库柏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陈宦的谈判队伍也是几乎在舞鹤号靠上码头的同一时间来到大智门英租界入口的,他们早早的就过了江。换骑上了高头大马一路过来。看着身后满脸又羞又恼神色的王汝贤和曹锟。他心里面就只是好笑。

这些军官们一听说雨辰要来武汉。就布置得热火朝天的,不知道这些老家伙们是不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居然要在他都督府内修建什么夹壁墙,还商议定了由王汝贤敬酒的时候摔杯为号!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真要对付他,来了直接扣下来一枪就完了。还犯得着搞这些花样么?

他一直都相信雨辰不会轻身涉险的,拗不过底下人的意思。发电报去北京请示。结果却被袁世凯一通臭骂。说南下三师部队每月要花中央一百多万元,如果当时能迅速击破鄂州的赣军。怎么还要到谈判湖北善后的地步?在武汉迁延不进,忙着接收机关和物资。养敌自重。现在居然还闹这么一出,让别人看笑话!电报发来,这些老北洋个个没趣。都说袁世凯糊涂了。

陈宦却觉得,老总统还是清醒得很。最后美国汉口总领事又转来了一份电报。雨辰把会谈地点选择在了汉口英租界的美国领事馆。他既然表达了自己作为查办副使上门就教的谦恭,又确保了自己的安全。当真是滴水不漏……人杰啊!

在大智门的英租界入口,只有一个小小的英国海军上尉在迎接他们。对他们可是照章办事,参与会谈代表四个人,每人带两名随从,武器全部留在租界之外。除了对陈宦没有搜身检查之外,其他人竟然是全都没有放过。好在他们也习惯得很了,今天穿的也全是便衣,在被检查的时候还在互相谈笑着。

只有陈宦沉沉的看着远处,军人之耻,国人之耻。莫过于此了。

随着口外的天气越来越暖和,整个草原显得是生机勃勃。草原上的河流水量变大,滋润着这一片广袤的大地。草甸子也完全恢复了青草繁盛的样子,一片青绿当中,野花自由开放。远远几处放牧的羊群马群,似乎就在这副画面中缓缓流动一样。

天气晴朗,站在草原之上,无论向哪个方向,就觉得这一片蔚蓝向自己迎面而来。

安蒙军现在军事进展非常顺利。自从拿下了赛尔乌苏之后,他谨慎的选择了在这里先营造出一个强固的据点,囤积足够的军需物资之后。再向库伦挺进。他的考虑是多方面的,外蒙毕竟还有乌泰这么一支主力部队,现在行踪也很飘忽不定。估计在他结合了车臣汗境内的一些人马之后,手头至少有五千左右的骑兵,也有一定的战斗经验。

草原进军,自己的兵站线已经拉得很长了。一个供应不上,就是失败的局面。他就选择先在赛尔乌苏据守。如果乌泰来争夺这个要点。那正好就是打一场决战。只要打垮了乌泰的主力,外蒙也不定而定了。如果他不来争夺,等到物资囤积到一定程度,就直捣库伦。身后有这么一个强固据点,进退都很自如。

根据他和李睿的精确计算。按照现在的补给量,还要十天左右,就足够他们向库伦做最后的进军了。

士兵们这些日子都在忙碌的在赛尔乌苏周围挖壕沟,建工事。配属的工兵营也挖土打夯,增高赛尔乌苏镇子的围墙。在他们的规划中,就算是在未来,赛尔乌苏也要建设成为一个连接内外蒙,确保中国在这里统治的重要基地。他们在做的,就是着眼未来的奠基工作。

何燧和张之江带着一个骑兵连,远远的绕过了赛尔乌苏的西面。这些日子,实在是把他闲坏了。孙裳参谋长又在绥远,没人能约束他了。年轻的司令就和也是胆大包天的张之江自己带着一支骑兵部队去做巡逻。反正都是当天来回,镇子那里也有虽然骄傲但是相当能干的李睿坐镇。在青年军官占了绝大多数的安蒙军里面,对他们司令这个冒失的举动,反而都看作是很英雄的表现。

其实何燧就是单纯的想活动一下而已。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战斗,或者死亡。

骑兵连已经在朝赛尔乌苏返回了,远远的看见一条小河旁边有几十个蒙古包。何燧在马上用马鞭一指:“侯营长,咱们到那里去问问,他们是不是从西面游牧过来的?有没有看到乌泰那个杂种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