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二十九章 英锐对混乱(第3/4页)

王也鲁摸着自己胳膊上的那个教导旅“勿忘张堡”的臂章。教导骑兵团在安蒙军据说立下了克复库伦的功劳,要是自己这个教三团再克复信阳的战斗中立下首功。教导旅的名声,那可就全回来了!他就趴在这个离董山不过三四百米的阵地上。看着机关枪和迫击炮夜色中幽暗的光芒。觉得背心凉凉的,竟然全是些冷汗。

何宗莲和李奎元正说了会子闲话,看来今天是没有什么紧急军情传递过来了。何宗莲正最后的向他的参谋长叮嘱几句,就准备先休息了。这几天神情绷得太紧。难得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真要仗打起来了,几天不睡觉那是常事。

“星斗,今天让部队休息一下,明天董山那里的防务还要增强,我们无非就把着两个口子么!一个武胜关,一个董山。主力都应该放到这两个地方去!信阳不要多留兵。第1师我是清楚的,守还算沉着。攻就不成了……”

正说话间,突然就听到东边方向响起了零星的爆炸声和枪声。紧接着就响作了一团。喊杀声也隐隐约约的传了过来。两人都是一怔,心下都有不详的预感。院子里正打瞌睡的卫兵也警醒了起来,突然传来了他们的喊声:“董山!董山!”

两人朝院子里冲了出去,忙不迭的向东看去。就见夜色里绽出一团团的爆炸火光。每一闪烁,在夜色中就现出董山峰头的影子。另一处山峰上的机关枪也响了,枪声传到这里,已经发闷,完全被爆炸声盖住了。火流在两个山头之间相互流淌。真他妈的,江北军居然一直扑到信阳来了!他们打的就是京汉线的主意!

李奎元有些发呆的赞叹:“雨辰真人杰啊,他们挺进河南,就是想包抄我们湖北全军的后路啊……这么有锐气的计划,也只有江北军敢这么行动!”

何宗莲在那里已经急得跳脚,这个山东汉子是老军务了。如何能不明白要是董山丢了,敌人就可以用火力控制住信阳府和京汉线,那信阳还守个屁啊!他大声道:“星斗,别在这里夸人家了,我马上出去抓部队,抓到多少就马上增援上去。增援来不及就做好反击准备!你去给大本营写电报,说信阳受到攻击,要他们赶紧应变!”

电报是在晚上送到北洋公所的大本营的。段祺瑞这些天一直和衣而卧在这里,他最心腹的幕僚徐树铮急匆匆的撞开他卧室的门就冲了进来。一下就拉亮了电灯。段祺瑞才稍微迷瞪了一会儿,就被惊醒。看徐树铮这个样子。知道前线又有大事情过来了。问道:“又铮,又出了什么大事情?第二军垮下来了么?”

徐树铮抖着手中的电报纸:“要是第二军垮了就好了!现在终于知道了江北军河南那两个支队的动向,原来是冲着咱们湖北全军后路来的!现在信阳已经打响了!”

段祺瑞一下跳了起来,光着脚踩在地上,接过电报纸就阅看起来。脸色越来越难看。徐树铮还在旁边补充道:“驻马店附近也发现了江北军的动向,驻军比信阳还要薄弱。看来京汉线不从信阳那里断,驻马店那里也难保!”

段祺瑞跌足叹道:“我没听蔡松坡的啊!他叫我赶紧把部队收缩起来,朝武胜关靠拢。但是我在大总统那里没坚持下去,反而陆续想调兵进湖北。信阳的第一师也被指挥得乱七八糟,局势不妙,其罪在我啊!”

徐树铮面色难看,他从来就信不过蔡锷。又是段祺瑞最心腹的小扇子。蔡松坡整理出一个全军收缩在武汉以北的计划。他却提出了一个以第一师向东反攻,迎击江北军挺进河南的部队的计划。段祺瑞虽然刚愎,但是对他的计划却言听计从,马上就准备调动第1师。结果总统府却命令制止徐树铮的计划,第1师南下武汉。准备在武汉组建北洋京汉线总军,让冯国璋担任总军长。统一指挥江右军、第二作战军,第一作战军和第1师和续调的第4师等部队。

在徐树铮的怂恿下,段祺瑞也不乐意让冯国璋重掌重兵。老袁的继承人除了他那两个不成气的儿子,还不是他和冯华甫之间选择?为了一点私心,又把第1师抑留在信阳,第4师的调动也放慢。冯国璋看处处掣肘。也迟迟没有南下,一耽搁就是几天。结果最后局面变成这样!这个时候徐树铮当真有些后悔,北洋作为一个几十年的老团体了,还不如江北军这么团结,一心只扑在战事上面,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而他们这些北洋军人,各种方面的派系纠缠太深,也的确私心太重了。要是冯国璋早点坐镇出去,局面何至如此!

听到段祺瑞抱怨,徐树铮铁青着脸:“段总长,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赶紧要拿出办法来!总统那边也要通报!”

段祺瑞忙开始穿靴子,也大声道:“前线这些师旅长,电报都是一式两份。总统府应该比咱们大本营还早收到!你赶紧叫人把蔡松坡找来,无论如何也要挽救这个局面。第1师要是在信阳撑不住,前线的军心可就完全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