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七十章 大势(第2/4页)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国内到国外。谁都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雨辰在自说自画当中,已经宣布废止了袁世凯北京临时政府的地位。但是又把他那个中央大部分都抛弃不要,只是想接手军事和部分利源。把其他的只交给临时参议会的所谓过渡委员会维持。其余各省,等于也是不用服从那个袁世凯临时中央政府了,只要等着大选结果就是了!这不是一下子就将整个民国变成了无政府的局面了吗?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这个中央的名分,一向是权力者最孜孜以求的,有了名分大义,才能推行自己的政策。而雨辰倒好,干脆把整个房子一下就推倒了!

但是他也没有完全放弃责任,在沪上又计划成立一个大选委员会,各省都派代表,各党派都欢迎来设立机关。完全就是在沪上另起炉灶,为未来的正式政府成立讨价还价么!不动声色之间,就想在上海另起炉灶。大选和临时政府成立的事情完全在上海筹备,他的影响力不就可以发挥到了极处么?真是想得太狠,做得太绝,也太不留余地了!

本来这种无政府的局面,最容易引起分裂混乱。但是雨辰又提议设立临时军务部,统一整理全国军事,而且打着共赴国难的旗号。本来他现在的江北军五六十个实力充实的大团二十五六万部队,装备精良,屡战屡胜。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军事集团了,现在用取消北京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将北洋团体进一步瓦解。用来有选择的整顿几个省的军事力量,进而收取行政大权,是没有人有抵抗能力的!他在电文里面说得分明,不知不觉当中已经指明了要山东直隶两个当初北洋团体最根本的省份,沿着津浦路向前推进是极其方便的事情。北洋现在四分五裂的军事力量,如何还能阻挡他的前进?也没有人有心思开枪抵抗吧!说到底,雨辰就是要把北洋势力完全接收过来,只给他们留了一块豫北的小地盘!

等到他做完这一切工作,大选再在他的主持下面完成。到时中国还能有什么力量来制约这位雨将军?每一次国家有事,他都能利用到了极处。但是这次也不比往日了,局面比以前复杂到了十倍,他的如意算盘,就能完全得逞么?

冯电一经发出,雨辰就象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发疯一样的投入了工作当中。电报一出,应有之意就是等待各省的行政当局和军事团体的复电表明态度。除了江北原有的五省半地盘,雨辰也颇联络了几个省份。本来就是计划坐等这些电报过来,先形成声势,其他地方自然就望风景从了,没想到第一个通电表示附和的居然是山西省的阎锡山!居然还抢到了江北各个省份的前面!然后就是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广西、云南、奉天、黑龙江、陕西等等省份。除了不发表意见的,竟然是一封反对的电报都没有。北方一片安静,似乎都已经认命了,有些军人虽然叫嚣着不服气,说要和雨辰周旋到底。但是无饷无械,大军一开过去还不是只有认命缴械的份儿。雨辰高明就在于他除了在借势,同时自己手中也有实打实的,超越别人的力量。势和力都在他手中的时候,还有谁能抵挡?

另外就是大选的筹备工作,对于在上海设立大选委员会和参选党派机关,却赢得了一片叫好的声音。政客向来是没有什么节操的。这个时候正是可以打破旧有格局,重新分化洗牌的时候,不抓住这个机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冯电一出,盯着大选事情的陈卓几乎就被附和的回电淹没了,原来在天津的宋教仁也赶紧束装南下,要和陈卓商议主持大选的事情。说到底,对于实现政党政治,在党派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同盟会国民党势力,还是最热心的。现在袁世凯既然无能为力再主持这个大局了,自然就要和现在愿意出来主持全局的雨辰合作!世界本来就是这么现实的东西。

最凄凉的还是曾经作为北方临时政府首都的北京城。原来那些中央机关的人员,除了交通部财政部或者还有些人会被临时军务部拉去用之外。其他的现在就完全没有人管了!于是纷纷的要不投靠到江北的现成政务部门当中,要不就干脆改投他省。北京城现在几乎就成为了直隶总督段芝贵下属的一个普通城市。至于那个临时参议会组织的过渡委员会。那些临时参议员们既没有心思搞这个,手头也没有这个资源。最后还是江北省份出来的参议员们勉强支撑起了这个门面,维持着原来中央各部的架子。中央各部在袁世凯病倒不能理事的时候,本来就无形瘫痪。现在更干脆了,从赵秉钧开始带头请辞。各部的部长次长走了个干净。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部务可以处理,勉强维持着门面罢了。至于山东和直隶两省雨辰指名要的地盘,还有不少北洋将军抢着输诚呢。未来局势谁属,已经是再清楚明白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