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世局绸缪 第九十八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2/4页)

在国家框架还没有最后确定,发展还没有正式走上轨道的时候,他这种亲历亲为,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看到一件件事情在自己和手下的热心推进之下渐渐有了眉目,让他也有着很大的成就感。他现在体会到了,什么是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虽然蔡锷和吴采还有李章云他们都劝过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但是都被他笑笑没有当一回事情。没有什么比看着理想在逐步实现更加有乐趣的了!

雨辰和李章云等人算了半天,预计1913年里面。其他的省份他也不打算指望,江北的基本地盘和直隶、奉天、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等表示恭顺的省份。一年经过整理,可以收入的中央税收估计有2.82亿元左右,而地方将保留8400多万元的收入。这个比例是否合适,还要经过进一步的观察试验。为什么在减少地丁田赋的情况下还能获取如此多的中央收入?几乎接近当时清朝末年全年的中央收入?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一是通过裁撤厘金,建立高效的一次性统税征收机构,让工商业税收大增。要知道在前清这种被叫做厘金的工商业流转税,虽然税率比现在统税高,而且还要重复征收,但是绝大部分都被各厘卡厘局从上到下的办事人员侵吞了,而且各级官吏甚至有权力的士绅都要分润!每年中央的报解,从来就没有达到过规定数字的三成,而且就算是全额报解给中央,也只是实际征收的厘金的三成左右!让这种本来应该是政府主要收入之一的商业税收因为人为的原因还不如田赋的收入!通过江北统税制度的确立和整理,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商业税率降低而政府的收入大增。也只有雨辰这种新兴势力才能毫不留情的打破这种旧局面!

与这个统税制度相同的,其他税收的整理都是依照这个原则办理。雨辰收税的最高原则就是,在现在这种社会情况下,宁愿少收税,少安排人员进行一次性征收。宁愿让利于民付出税收网络不是很完善的代价。也要减少依附着这个税收体系而孳生的大量人为的制度性腐败。田赋地丁漕粮的征收每年两忙,耗羡加派无数,养活了无数的胥吏书办,国家收一元钱其实到这些人口袋里面就有十块还多。干脆就不要这每年几千万的收入,农业无税!盐税除了就场征收之外,一路任何运丁盐卡都不设立,让盐畅销无阻!商业流转税的征收除了在中型城市以上的码头口岸交通枢纽设立统税征收机关,原来遍布华夏大地的厘金税卡一律撤销!不管是你在哪个地方交纳过统税,只要贴了印花,江北地盘全面通行,而且南方其他各省因为江北对其进行了财政补贴,对这些货物也全部免征厘金。虽然一切从轻从简。但是这些钱都实实在在的到了政府的口袋里面。雨辰知道自己被无数断了财路的人指着脊梁骨巴不得早死,但是他不在乎。一点都不在乎。

有这2.82亿元的全年收入,他就能做多少事情啊!六年义务教育就是一个吃钱大户。兵工企业建设是未来他的赚钱大计,也是借此建设中国的重工业体系最快捷的道路,这前期投入一点也不能省。加上几十万陆军海军的建军工作。算下来这钱又还只是一个不够。现在江北地盘的政府运行成本可是已经压到最低的限度了!雨辰只有满怀信心的憧憬,到明年币制改革完成,国家通过货币能够真正的对经济进行管理掌控之后,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自己也许会有更多的收入吧!要做的事情这么多,资源却永远也跟不上想象。不过,总算是可以看得到长久黑暗之后的光明未来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自己要牢牢的掌握大权,为此他不惜采取任何方式,清除敢于阻挠他的人!在新政府即将呱呱落地的时候,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做。有些人,注定是要成为祭品。

还是在上海法租界那幢靠近李媛住宅的洋房里面,现在完全是一片乌烟瘴气的景象。三两条流氓模样的汉子就能把这里搞的一塌糊涂。地上的烟灯烟盘横七竖八。还有妓女过夜留下来的东西。吃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扔得到处都是,空气中浮动着一股臭脚丫子的味道。武士英带着他的心腹两个弟兄,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十五天了。要不是洪述祖经常悄悄的带几个妓女过来让他们泻泻心火,这些粗鲁的汉子只怕早就跑出去了。武士英盘腿坐在被他当作了烟床的洋式铁架电镀洋床上面,一边擦着他心爱的左轮手枪,一边不时拿起旁边的水烟袋抽上一口。每一发子弹都被他擦得铄亮,弹头都用小刀划了一个十字开口。打进人身体里面保证都是炸子。一杆德国的毛瑟98式步枪靠在床边上,子弹也是散落得满地都是。这种精度极高德国步枪在他们这些老枪油子手里,三百步距离之内,说打人的左眼就不会打右眼的。洪述祖最近来得频繁,法租界的华探又是被他用钱喂饱了的。雨辰的部队也不会进入法租界来搜查,他们的安全保密是没有问题的。要不是雨辰最近来这里很少,而且洪述祖也在等着北方汇过来的款项,他他妈的早就动手了,用得着憋屈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