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二十一章 转折和惊变(第2/4页)

来人是现在总统府资政,所谓民间团体,现在中国最出名的战略研究机构——欧美局势研究会的理事长,杨度杨皙子先生。他有着民间人士的身份,却有着很深的雨辰背景。果然雨辰挑选了他出马!对于这位杨皙子先生,他也有着不少的了解。当初袁世凯的智囊,后来果断的倒向了雨辰。在袁世凯最终倒台当中的秘密活动当中,起了隐秘而相当大的作用。现在的这个欧美局势研究会中他起的作用,也是相当的巨大。为雨辰网络着天下英雄,同时也对政策施加着影响。这位中年人,现在虽然同样没有部长秘书长之类显赫的政府要职。但是实际所处的地位,也能算作雨辰圈子里面的心腹之一了。对了和东方这样聪明而重要的人物打着交道,克劳福德是非常有兴趣的。特别是这位先生这次特意前来拜访所涉及的交易,更是让人有着一种期望着即将到来的交锋的快感。

克劳福德对着穿衣镜整理着自己身上的衣服,他特意挑选了一件式样简单,看起来不那么正式的洋装。挑选了颜色鲜亮些的领带。就是想让这个气氛看起来不太正式。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自己远离南京的等待,果然是有效果的啊……雨辰在这个时候,估计也是等不下去了吧。他也该有所行动了。想到这里,年轻的大使先生微微一笑,推开门就走了出去。在楼下的客厅里面,杨皙子正在等着他呢。

杨度果然安静的坐在楼下的大客厅里面,享用着香气四溢的印度大吉岭红茶。他是坐火车由津浦路传沪宁路一路没有停留的赶到上海的。但是现在身体并没有感到多疲惫。而是略微的有些兴奋。一段时间在外围为雨辰的辛勤服务,现在这次雨辰电报他赴上海一行,是不是就代表着他重新回到核心圈子里面了?自己也可是真不容易呢。对于当雨辰的帝王师,他已经没有这个奢望了。过去的东西已经跟不上了时代,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形式下,做个雨辰核心决策圈子以内非常重要的人物。

听到楼梯上轻微的脚步响声,还有看到本来在身侧殷勤服务的印度庸人小心而恭谨的离开。杨度知道正主儿终于出现了。对于这位接替朱尔典的新英国大使,雨辰对他的评价颇高。认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懂得观察局势,而且知道分寸何在。从他到中国伊始,却并没有对中国国内的局势指手画脚,反而着力在维护着中英美货币平准基金,还有一些善意的释放。就知道这人懂得怎么和东方人交朋友。他很好的维护了你的面子,颇有一些柔性的手腕。而且还有耐心等待,特别是在白厅的训令不断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杨度要领教的,就是在这和善的背后,他是不是有着同样出色的谈判技巧,和大英帝国真正的条件。

和聪明人打交道,其实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需要的反而是坦率。这是雨辰的原话。

杨度站起身来,含笑迎接着这位年轻的大使。克劳福德只会简单的中文问候的话语,所以身边还带着一个神态有些拘谨的白种人翻译。在这种场合,他可不敢用中国人的翻译,这个光怪陆离的国家,指望他们能够保密比登天还难!他也不认为他需要和朱尔典一样有着非常流利的中文,他需要和这里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需要完全融入东方的社会,他要让需要打交道的对手知道,他所代表的,只是单纯的大英帝国的利益而已。

两位同样聪明的人都带着一点矜持客气的互相打了招呼。洋装和长袍马褂就这样对坐在了一起。还是克劳福德最先开口的:“一直以来,都是听见了杨先生的大名。杨先生作为新政府的智囊之一,对于和杨先生见面,我实在有着非常的期待。这次您特意赶到了上海,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杨先生,一路上还觉得顺利么?”

杨度哈哈一笑,潇洒的拱了拱手:“托福托福!贵使自从来到咱们国家瓜代朱公使。在下也一直是仰慕已久啊!在天津读到贵国莫理循记者先生关于贵使抵达的评论。他认为贵使年轻识浅,不像朱公使那样了解中国,和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友谊,对贵使评价甚低。但是我们都一直认为贵使是英国第一流的人物。光是如此的能沉得住气,已经是很多人所难能为的了。不少列强的外交官们,下车伊始就认为自己是上国代表,有权力干涉我们国家的一切,急匆匆的介入国内的局势当中。最后反而迷失了他们本来的方向。贵使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啊。”

听着杨度其实并不算多么客气的开场白,克劳福德淡淡的一笑,并没有在意。往往把民族主义提到相当高度的国家,总体来说就是对过去的历史还有现在的局势充满愤怒的国家。他完全了解,但是他也无意迁就他们这样的想法。他只是单纯的要把英国的意志在远东得以体现而已,用某种体面的方式。现在这个局势下,他们需要远东的稳定,他就要在这方面努力。他是一个英国人,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