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五十八章 酝酿(第2/4页)

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系列关注亚洲的社论还有文章,有一篇社论广为流传:“……亚洲发生的动荡,似乎就是欧洲空前惨烈大战的补充。在欧洲列强们在争夺霸权的时候,而亚洲似乎也在进行着小型的霸权争夺之战。中国,在短短的几年里,似乎让人刮目相看。作为合众国本身,维护自身的中立,就需要在两洋保持住自身的安全。这是合众国自从西进以来的地理位置所天然决定的。维护和平,似乎就要想起西奥多·罗斯福先生的话,说话和气,但是要手握大棒。在国会对合众国的大棒做出了诸多限制之后……想想我们可怜的陆军,还有从大白舰队以来就没有扩充过的海军!现在合众国,最大的期望似乎就是两洋以外的对手能够保持平衡。上帝保佑美国,让我们富有、强大、慈悲、公正。但是在维护自身的安全和中立,还有合众国的繁荣这件事情上,却要我们自己的努力!旧大陆的事情,本文并不想多做牵涉,关于亚洲。中国是我们有着传统利益和传统友谊的一个国家,合众国在中国有着相当良好的形象。一个文明而初步工业化的中国,也许能够遏制日本不该有的野心,让太平洋成为真正和平的海洋。美国的利益,将从菲律宾一直北上,延伸到海参崴。这不仅是和平的依靠,也同样是个巨大的市场……”这篇社论的撰写者A·史密斯。在四十年后,坦然的向大家承认,当时是接受了雨辰成立的亚洲传统基金会的公关。

外面世界在纷纷攘攘的变化,在几十年后,这些就成为了历史的风景,被人们研究,被人们纪念。但是作为身在历史的当事人,雨辰却没有那么好的闲情逸致。他提着自己的全部精神,在看待着时局的变化。以中国的微弱国力,强行参与这种国际间的博弈。不能不让他付出全部的精神。经过了激动人心的胜利凯旋之后,他在南京,就是在静静的等待。有的时候,就需要耐心的等待,特别是在局面被自己一手导演得复杂起来的时候。

王登科轻轻的敲响了办公室的门,就听到雨辰道:“进来!”他推门进去,就看见雨辰仍然是军服笔挺的坐在办公桌的前面,桌上放得满满的都是公文。他正脸色恬静的揉着自己的手腕子。王登科低声道:“总理秘书处没有打电话来,宋总理就登门拜访来了,现在正在走廊外面坐等……”雨辰一愣:“怎么不早通知我?钝初先生我怎么也要在门外迎接一下,你办事怎么办成这样……”他忙站起来想出去迎接,就听见门口宋教仁呵呵的笑声:“总统,你这可是错怪王副官长了,本来约定的是候几天再和你深谈一次,但是兄弟总是不安心。也没让您好好休息一下,自己谁也没惊动的就跑来了。失礼失礼哟。”说着就看见宋教仁的身影在门口出现,虽然笑得非常爽朗,但是紧紧锁住的眉宇,却透露出这位总理心中大不安静。雨辰忙迎上去握手,转头吩咐王登科道:“快去会客室准备一下,准备上好的雪茄!”宋教仁忙连连摇手:“就在这里,就在这里!不用麻烦了,今天兄弟实在是满腹心事,就在总统的办公室闭门而谈,兄弟看比什么都强。”

雨辰眼中波光一闪,淡淡的笑了一下,对王登科道:“把门带上,看住长廊,不要让人进来打扰。”王登科行了个礼,轻轻的出门把二门还有外面小客厅的门都带上了。雨辰走回自己办公桌前面,对宋教仁道:“钝初先生,请坐,有什么事情,咱们今天谈个痛快。”

宋教仁苦笑着在一张沙发椅上面坐下,又朝雨辰的办公桌前面凑了凑,雨辰合着手,静静的等着他说话。两人的关系,一向是公对公的。除了仪式上面的往来,公文之间互相的咨会,平时这样的私密谈话绝少。凯旋阅兵仪式之后的第二天,宋教仁就这样主动上门。真是少见得很。但是雨辰心里有数,估计还是为对日尽快和谈缔结条约的事情来上门促驾的吧。日本五万多军队,现在还死死的赖在胶州湾的北翼。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日军其实已经陷入绝境,不赶他们下海,只是自己为了今后谈判更加主动一些。也保留一点国防军的元气。那些日军孤悬在那里,每天都要消耗国内庞大的经费物资。也是自己谈判的人质呢。日军没有一个看起来勉强体面的结果,绝对不会主动将这支部队撤走的。就是他们的军部,为了陆军的名誉也要生扛。谈判后撤军总比被人赶下海好多了吧!但是只要敌我双方都知道,这五万日军残兵,挤在没有纵深的防线里面,自己的重兵随时可以收拾他们。这个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过对于这些未经现代战争的政治家来说,这几万日军,还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