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七十八章 伦敦声明(第3/4页)

那位少将咳嗽了一声:“……这些问题,只是一些技术上面细节的问题。我们也考虑过了,这个时候将三十个师的装备从欧洲运往亚洲,再把你们武装训练完毕再运往欧洲,挤占的运输吨位实在太多,也非常不经济。贵国的军队可以先运往法国南部,在那里直接领取武装,在协约国军官的率领下进行训练……这样在时间上,就显得非常的节约了……”

蒋百里还没有说话,司马湛就竖起了耳朵,其实他一直在自习英文。基本还是听得懂的,去了美国一趟,说的能力也长进不少。他顿时就质问了起来:“什么,在协约国军官的率领之下?您能不能再重复一遍,您说的是不是率领?”

听着司马湛那有点七零八落的英语,英国少将居然还认真的点头了:“没错,帝国总参谋部将让贵国部队置于帝国远征军的指挥之下,每师都有帝国的军官指挥,分别配属给各军指挥作战。贵国的远征军司令部,将负责后勤还有行政管理的工作。”

司马湛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他可没有蒋百里那样的军人外交官的风度:“别谈了!拿我们当什么了?告诉你们,我们是堂堂正正的盟军,不是你们的炮灰!我们的总司令部可以接受协约国最高指挥部的指挥,这没有二话,但是各师由英国军官率领,然后配属给你们的军,这不成!想也别想!必须由我们的总司令部,我们的各级军官全权指挥,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作战行动!”蒋百里一把将司马湛扯得坐了下来,又回头扫视了一眼那些已经有点怒气冲冲的代表团的谈判代表,何燧已经气白了脸,而陈山河已经在那里卷袖子了。他看着那个有点不知所措的英国少将,沉稳的道:“刚才司马代表所说的话,就是我们的全部意见。远征军不可能纳于英国远征军的指挥体系之下!这是一个原则,也是我国总统所指出,而且也向贵国首相所表达,并且得到谅解的原则!这是不容讨论的!”

他的语气同样坚定但是又不过分的咄咄逼人。蒋百里用来做军事外交谈判的工作,实在是天然的人选:“这是关系到我国是作为伙伴还是作为一支殖民地的军队参与战争的问题,相信贵国也可以理解我们的立场,但是我在这里可以向贵国确保。得到了完善的武装和训练之后的中国军队,将是最尽忠职守的军队,同样也将是最勇敢善战的军队。我们的军队骨干,已经经历了几次大的战役的洗礼,至少比那些从各国国内动员出来的义务兵要强上许多!我们兵工厂生产的改良式的麦德森机关枪,各种迫击炮现在被协约国广泛购买,被德国打量仿制……当然,战后我们会向他们要专利费的……也说明了这支军队现在所拥有的军事水平。你们是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伙伴!纯粹为了世界的和平还有公理正义来参与这次本来和他们并不相干的战事,他们有理由得到良好的待遇!至于贵国所说的运输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决定在国内生产,在美国定购运输船只,组成我们的商船队,自行运送这些物资。当然,运费还是你们出,现在这支商船队以我国原来的招商局为基础,已经整理出了大约可以远洋航行的吨位十多万以上,以后还将陆续增加。不仅可以完成输送任务,而且还将是协约国商船队的有力补充……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具体谈一下,这些装备物资,到底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进行交割?”

他又将话题转了回来,那个英国少将明显也松了一口气,认真的继续谈了下去。整场谈判,就在这样艰难的进行着。

雨辰穿着睡衣,躺在壁炉边上的躺椅上面,静静的阅读着每天的会谈纪要。虽然谈判进行得很艰难,英国方面的谈判人员要求多而承诺少。但是随着谈判的深入下去,实质性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随着英国谈判人员的规格不断提高也看得出来。基钦那元帅出席过一两次。帝国的副总参谋长后期也一直在会场。远征军司令约翰·弗伦奇勋爵的私人代表也出席了,他表明了现在西线对扛枪的步兵巨大的需要。法国在年初的时候,在鲁瓦地区发起的几次试探性的攻击,每天都是几千条生命被敌人的机枪火力收割!而突破往往是微乎其微。而1915年计划的西线大反攻,还没正式开始呢。至于要用多少生命才能填平德国佬的壕沟,他们简直无法想象。法国方面已经答应提供大部分军事物资,而英国海军军运部门也答应为这次运输提供最大的方便。第一批十六个步兵师的装备,将在春季发运。法国甚至有意思授权中国国内,为他们扩大军火生产的规模,现在仅仅在法国国内进行满足整个协约国国家的军火工业生产,实在是太为吃力的。这样的安排考虑是两方面的,一是为了中国远征军的武装,二是现在每年援助俄国,只能在夏季几个月运到他们的北方港口。而在中国生产物资,可以从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另外一个方向为他们输血。这也是俄国方面的要求。但是关于这一点,还是要进一步的磋商。在满足了中国军事代表团大部分的要求之后,对于指挥权的争议,虽然现在暂时搁置,但是他们也答应尽量考虑华方的意见。最迫切的要求就是,不迟于1916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批十二个师必须抵达法国,第二批十二个师在1916年春季也必须抵达。如果那时战局仍然在僵持,他们甚至需要第三批第四批,最终的要求是五十个师,一百五十万的远征军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