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时移世易(续二)(第3/3页)

“大哥,可是我郑家哪里又出了什么岔子?”郑芝豹小心地询问道。

“汉洲与荷兰人谈和了。还有……,那个曹雄的外甥称王了。”郑芝龙将那份情报递给三弟。

“汉洲与荷兰人前后也打了三年多吧。想不到,两家竟然在去年十二月谈和了。”郑芝豹看了那份情报后,晒然一笑,“也不知他们两家到最后是谁吃亏了。不过,这汉洲竟然坚持了这么久,还能逼得荷兰人与之谈和,实力也不容小觑了。”

郑芝龙对于三弟的话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右手几个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轻轻的敲打着。

“汉洲曹雄的外甥齐天称王,建齐国!哈哈……,以我看来,这简直就是沐猴而冠呀!”郑芝豹大笑着说道。

“是呀,人家在汉洲发展六年多,就能称王建国了。”郑芝龙微微一笑,“你说,他们汉洲现在有多少人?”

“估摸着有好几万了吧。”郑芝豹稍稍思索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尤其是最近几年,他们好像每年都能从大明移民七八千人,六年下来,至少也有五万人口了。”

“目前我们台湾有多少移民?”郑芝龙问道。

“截止去年底,台北和台南两地约有四万五千上下。”

“台湾距离大陆只有不到三五天的航程,我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刨除台湾原有的数万人口,我们居然才移民不到两万人。”郑芝龙叹道:“而汉洲距离大明可是有四十多天的航程,他们却在六年时间里移民五万多人。”

“大哥,移民花费巨大,占用运力,而且而且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回报。另外,台湾环境也较为恶略,甚至还不如吕宋。……只有那些活不下去的饥民才愿意去往台湾。”郑芝豹辩解道。

“以前,是我忽略了。”沉默片刻后,郑芝龙沉声说道:“台湾、吕宋两地,乃我郑家未来身后退路,必须要好生经营。今年开始,公中每年提出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专事移民,务必要在五年之内,使台湾和吕宋两地的人口分别扩充至十万以上。”

郑芝豹闻言,顿时惊呆了,别看郑氏一年海贸盈余有近千万两白银,但他们还需要养着两万多的水师和三万多的陆师,再加上所属的私人属吏杂役等各色人等,都需要海量的银钱来支付。另外,朝廷摊派,官场往来,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此算下来,郑家每年能积存下来的银子也不过一两百万两。

如今要拿出一百多万两白银出来,用作移民费用,若是某个年景不好,或者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之类的海上势力打一仗的话,说不定就会造成亏空。

“建国称王,封建割据。”郑芝龙一个人静坐在官厅里,口中喃喃自语道:“称孤道寡,此为大丈夫所为呀!”

第四卷 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