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 东部大开发(四)(第2/2页)

“粮食自给率达到三成,应该不难完成。”汤启民自信地说道:“我们大兴堡自去年二月设立以来,一共开垦了五千多亩耕地。春季的时候,种植了不少玉米、高粱和土豆。另外,我们根据部分来自淮南的移民建议,还试种了两百多亩小麦,瞧着长势还不错。”

“最适合种植小麦的地方应该不在俺们这里。”齐远山摇摇头,苦笑着说道:“小麦种植区的最佳地方还在南边和西边,准确的说,是在汉洲东南内陆和西南地区。估计我们齐国要扩展到那里,还需要几年。小麦?呵,在俺们齐国,还真是稀罕东西。”

虽然汉洲本土已经拓殖的许多地方都拿出了不少耕地试种小麦,但土壤、气候、环境等因素,产量极其低下,口感还不是很好。因而,整个齐国的口粮基本上是稻米辅以大量的玉米、土豆和高粱等粗粮。小麦虽然也会从巴达维亚进口,但数量很少。盖因距离汉洲大陆最近的小麦产地,可是在印度和大明,路途遥远,自然价格也很高。

“对了,大人。”汤启民突然想起了什么,“这里的冬季气温会稍稍有些冷,我们需要提前给所有的移民准备御寒衣物。”

“移民部和民政部已经有安排。”齐远山说道:“五月前,会从建业城和威海城发运过来三千套被服和呢绒过来,断不会让所到移民经受寒冷。对了,这里的冬天有多冷,会结冰吗?”

“结冰倒不会,但夏天的短衣短裤,是万万穿不得了。”汤启民说道:“气候环境嘛,有来自广东的移民说,跟那里差不多。”

“只要不像大明山东那般下雪结冰的天气,那就最好不过了。”齐远山笑着说道:“这意味着,俺们可以组织移民进行更多的户外劳作。对了,那几个小土窑效率太低了。赶紧抓紧时间修建一座大型轮窑,以后俺们这里将会是齐国大力发展经营的重点地区,更是被当做俺们齐国的根基来建设。”

“难道,我们齐国未来的都城会建在这里?”汤启民眼睛不由亮了。

成为齐国的根基所在,而且派来此地的大总管又是王上最为倚重的心腹之人,难免有些让汤启民浮想联翩。此地若真的成了我大齐的未来国都,那我以后岂不是也会随着这里的快速发展,身份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无论俺们大兴能否成为齐国未来国都所在,但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这里将会是我们齐国将来最为倚重的根本所在。”齐远山想起齐天曾与他数次谈论过汉洲东南的重要性,说此地可堪比大明之东南,是为齐国之精华所在。

“所以,东部大开发会轰轰烈烈地持续推进下去,诸位,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