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对峙(一)(第3/3页)

……

3月24日,巴达维亚,总督府。

一场临时的紧急会议在总督府议事大厅里正在举行,科内利斯·范·德林总督面色严峻地扫视了在坐的十几位殖民官员,然后沉声说道:“事情就是如此,汉洲人不知道是如何知悉霍伦堡的存在,并且还准确地找到了它的位置。现在,他们对我们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要求我们立即撤除这个据点上所有的人员和武装。先生们,如何应对此事,请说说你们的意见。”

“我们从汉洲商站传来的消息,汉洲人开始了局部的战争动员,多达一千多人的武装部队正在他们的建业城集结,无数的战争物资也开始从他们的内陆工厂不断地运送到建业港码头。”高级商务参赞弗雷德·阿普顿缓缓地说道:“汉洲人看来是被我们秘密设立的霍伦堡给刺激到了,他们发出了战争威胁,而且我认为他们这种威胁在某种时刻,会转化为真正的战争行动。所以,我们为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起来。”

“根据统计,截止到去年底,我们与汉洲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一百二十万盾,成为我们东印度公司举足轻重的贸易伙伴。除了粮食、木材,我们几乎绝大部分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汉洲提供的。而且汉洲生产的白糖、景泰蓝、木雕、镜子、钢刀、香皂等商品,被我们转运至印度、波斯、奥斯曼,以及欧洲,都给我们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利润。”

“若是真的与汉洲再次陷入战争,我认为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盈余。要知道,汉洲可不像东印度群岛上那些土邦王国一般。他们有一支非常善战的陆战力量,还有一支数量虽少但极为精悍的海军。据悉,他们的海军拥有至少八到十艘左右的专业战舰,一旦发生冲突,必然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我建议撤除那个霍伦堡,重新恢复与汉洲之间的和平。”

“若是仅凭汉洲人的战争讹诈,我们就立即撤除那个霍伦堡,会不会显得我们东印度公司太软弱了?”巴达维亚海军司令格里格里斯·科佩特少将摇头说道:“我记得有军官在给我介绍汉洲人的情况时,提到了一个令我非常感兴趣的消息。去年六七月时,汉洲大量的船只前往明国移民时,携带了许多军人,估计至少有八百人。他们似乎对明国的局势动荡显得特别关注,大量的军事人员和军用物资运抵了明国附近。这意味着什么呢?”

格里格里斯·科佩特少将朝德林总督点头致意,又看了看在坐的其他殖民官员,然后继续说道:“这意味着,汉洲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试图想去干涉明国的局势。或者说,汉洲人想在明国局势混乱的时候,从中谋取一些切身利益。从汉洲到明国,距离时如此遥远,即使它是一个拥有十几万人口的所谓地区强国,也必然会牵扯到汉洲绝大部分精力和资源。试问,汉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能力,有决心,敢与我们东印度公司发生战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