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齐王的过往(第2/2页)

“无妨!”袁祖良摇头笑着说道:“即使我与那齐王的师生之谊,不甚亲厚,但为父还有给他赐名之功。”

“那汉洲齐王的名讳是受父亲所赐?”袁焕林惊讶不已。

“然也!”袁祖良得意地说道:“当年,那齐王名讳与那齐国水师大都督相若,好像叫……齐大河。曾经,为父见他读书不畏艰辛,一时间不免调笑两句,言,小子若有此大毅力,往后定然有大富贵,以经天纬地之材,辅帝王宏图之霸业,前途不可限量。大江大河,已然不足以彰显你之威名,莫若改名为天。”

“所以,那齐王名讳便受父亲之请,改名为天?”

“那齐国水师大都督齐大江已确认,齐王自登州离乱后,便更名为天。”

“若不是齐王已为汉洲之主,此名倒也存了几分忌讳。”袁焕林不由看了父亲一眼,轻轻叹了一口气。父亲当年戏谑之言,怎敢来邀赐名之功?若是齐王如今醒悟,多半是恼恨父亲的。

“崇祯四年(1631年),孔有德、李九成等贼子发动吴桥兵变,祸乱整个登州,为父见机,提前逃出蓬莱县,自此后,变失了齐王的讯息。”袁祖良说道:“现在才得知,那齐王随同娘舅和几个兄长被叛军裹挟,乘船出了海。听说,就是齐王力阻其舅父和兄长转投建奴,才有了后来于汉洲建基立业,成为一国。”

“如此,为父虽然当年对少时的齐王严厉了一点,但终究还是将其教授为一代开创之君,这样的话,为父也可算是齐国帝师。”袁祖良与有荣焉地说道。

“父亲慎言!”袁焕林轻声说道:“齐国毕竟乃是万里之外一藩国,况且十余年过去,那齐王能否还记得父亲当年教诲之恩,尚未可知。陛下刚刚擢升父亲为礼部郎中,正值尽忠于王事之时,莫要让人抓住把柄,非议父亲私通藩国。”

“我儿切莫谨慎过头了。”袁祖良笑着说道:“如今我登莱军务皆赖齐国支撑大半,兼之此番攻略辽东,声震天下,我大明朝廷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对齐国更为笼络和恩遇。而为父,将充当明齐两国之间最为关键的纽带。”

袁焕林看着父亲得意的神情,却并不以为然,若说链接纽带,莫过于那嫁过去的大明公主,而非一个十余年未曾见面的昔日授业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