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贸易促进和公共财政(第3/3页)

目前,齐国内阁政府每年从土地税、所得税和商税中获得的财政收入只有可怜的四十多万汉洲银元,根本无法支撑政府的各项运转。要知道,齐国每年在移民运输和安置的各项花费上面,就高达百万汉洲银元,就更不要说要维持一支颇具规模的陆海军队,以及在大明境内的军事干涉行动。

不过齐国内阁政府除了税收外,还有一项巨大的政府财政外收入,那就是内阁政府所控制和参股的十几家重要工厂和贸易商社,每年从中获得的企业上缴利润和分红达一百多万之巨。

另外,政府还有一项额外收入,但却属于非正常的进项,即战争红利。如数年前(1648年)齐国对安南郑氏发动的战争,沿着红河一路杀到升龙城,并破之。前后缴获白银一百三十多万两,黄金三万多两,后来还向人家安南索要了四十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这些款项几乎支撑了齐国两年多的移民运输费和大明沿海的重要军事行动。

但不论是企业上缴利润和分红,还是战争中获得的缴获,都不能作为一个政府的正常财政收入,是非可持续性的。财政收入的核心是税收,税收的目的在于提升社会整体收益,税收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它通过限制财富来消除不平等。

因此对于政府当局而言,正常的税收,不仅需要提升财政收入来维护日益增长的各项官方活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管理,还要减少社会财富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此外税收还有一个隐形手段,那就是能限制资本来预防国内通货膨胀。

大明的崩溃,首先是在财政上的崩溃,偌大的一个王朝,竟然无法支撑国内数十万军队的粮饷物资供应,也无法应对各地灾害频发后引发的流民问题,以至于在内外两个战场上屡遭失利,最终被流民吞噬。

而齐国虽然人口不丰,民力尚在培养,但政府要在获得正常的财政收入方面,强大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规划,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征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