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制英(第2/3页)

荷兰东印度公司尽管是由阿姆斯特丹和其他省的众多大商人们经营,但是,实际上它是一家彻头彻尾国家扶持的公司,它们的股东来自各个省、各个阶层,七省联合组建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议会受利益驱使,在所有可能的范围内给予它们一切支持。

因而,在面对国家危机的时候,东印度公司亦会利用本身掌握的所有资源和财力,对联省共和国进行大力支持。当初,在反击西班牙人入侵的时候,东印度公司就曾将旗下的众多武装商船提供给荷兰海军,并为共和国提供大量的财政资金。

“总督大人,汉洲人在印度部署的可是海军专业战舰,他们要求我们亦要出动具有相当战斗力的武装商船。”埃里奥特·柯本少将提醒道:“而且,组建的联合舰队是需在印度至马六甲海峡一段海域,定期执行战斗巡航。”

“答应他们。”维尼瑞尔总督说道:“要知道,我们一旦限制了英国人的贸易行动,那么空出来的贸易缺口,自然会由我们和汉洲人分享。另外,在执行战斗巡航的过程中,也并非不能装运货物,无非就是少带一点而已。可若是能能彻底瓦解英国人在印度的贸易活动,打击英国人的海外利益,我认为,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

12月24日,万丹。

1552年,万丹素丹国脱离井里汶素丹国后,并从此成为独立的国家。首任素丹国王哈努丁便开始在万丹河口修建起新的海港城市。到16世纪中晚期,万丹已经成为可以和马六甲媲美的重要港口。

万丹城位于海港中部,城中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船只可以通过河流驶入城镇中心。按照素丹国王的规定,在当时,城中只允许本国居民居住,外国人都住在城北的海港边,东北边是外国真神教居民,西北边是外国非真神教居民。

在16世纪后期,万丹苏丹国垄断了苏门答腊岛南端楠榜地区的胡椒贸易,与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和丹麦往来密切,成为东南亚国际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在英国、丹麦和华人的协助下,万丹苏丹国与波斯、印度、暹罗、安南、中国和日本进行贸易。当时万丹港盛极一时,贸易发达,港口上又筑有欧式的炮台,足资防守。

阿庚苏丹即位后,为了尽力抵制荷兰东印度公司入侵,逐步建立了一支精锐的小型海军,给荷兰人的海上活动以很大的威胁。阿庚苏丹还从英国人手里获得了两艘欧式盖伦帆船,破除荷兰人的海上封锁,远航印度和马来半岛。

四年前(1648年),万丹素丹国又将南方大陆的汉洲人引入万丹,把西北角的一块土地租借给汉洲,试图借助他们的势力,抵御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侵蚀和压制。

令人欣喜的是,三年前,汉洲人果然与荷兰人爆发了战争。他们表现出了强大的战力,一度将荷兰人逼到进退维谷的境地,连续两次海战,让荷兰人损失二十多艘船,商站据点数个。万丹素丹国对此颇为意动,曾派人至汉洲人租借的据点——广宁堡(今印尼爪哇岛西北芝勒贡市),商讨双方从陆路进攻巴达维亚的可行性方案,准备将荷兰人彻底驱逐爪哇岛。

可是,汉洲人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争却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突然结束了,然后双方缔结了和平协议,不仅恢复了此前贸易往来,而且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和深入,这让万丹素丹国愕然不已。

当初,汉洲人可是以对付荷兰东印度公司为借口,向万丹素丹国租借西北沿海一块土地,建立前沿攻击据点。如今,这两家竟然握手言和,还彼此勾搭得如火如荼,那么这块租借给他们的土地恐怕也没存在的必要了。

可是,当摄政首相孟库布米受素丹陛下指示,向汉洲人索要这块地盘时,却遭到了汉洲人的拒绝,他们声称,与万丹素丹国的租借合约期限为五年,因此不能提前将这块土地收回,双方必须秉承契约精神,严格地将租借合约执行下去。

阿庚苏丹国王闻知汉洲人答复后,顿时变了脸色,当初租借土地时生出的隐忧果然应验了,这汉洲人准备如同荷兰人一般,打算赖在那里不走了!

于是,为了想方设法逼走汉洲人,万丹素丹国将广宁堡被雇佣的万丹人全部撤走,还派出军队封锁了与广宁堡之间的道路,禁止附近的民众与广宁堡进行任何经贸往来,试图通过对汉洲人的物资禁运,以迫使他们无法维持在广宁堡的生存。

然而,汉洲人在面临万丹素丹国的物资和人员封锁后,很快地从本土和宣化岛(帝汶岛)迁移了两百多汉人和土人,于广宁堡屯垦拓殖,还通过运输船从狗儿岛和巴达维亚大量输入各类生活物资,硬是牢牢地粘在那里,巍然不动,想来是要坚持租借合约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