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潮涌(四)(第2/3页)

岳乐听罢,在大帐中来回走动着,脑子里急速地分析明齐联军舰船突然蹿至汉江,到底意味着什么。帐中十余名八旗将佐均屏息看着岳乐,等待他做出决断。

若只是伪明水师,或者朝鲜水师出现于汉江之中,在座的清军将领并不怎么担心。可是一旦有齐国舰船出现,就不得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盖因,数年来,我大清兵马栽在这齐国人手里,可不止一次两次,就连郡王级别的主帅也曾失陷于他们手里。凡是他们出现在战场之上,我大清总会吃大亏,损失不少兵马。

更重要的是,我大清兵马现在是攻入了朝鲜腹地,军队人数也仅三万人,要是在面对无数朝鲜官兵的攻击之时,突然遭到不知从何而来的齐国军队突袭,恐怕就会面临前后失据,或者遭受重大损失,由不得他们于此加以慎重对待。

“大帅,撤军吧。”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瓮声瓮气地说道:“若是那齐藩和伪明派出更多舟船驶入汉江,可能就会将咱们阻在此地,无法得返了。”

“汉南山城旦夕而下,朝鲜君臣也将唾手可得,若就此撤兵,岂不是便宜了朝鲜?”固山额真喀喀木有些不甘地说道。

“齐藩和伪明派船驶入汉江,说不定恰好路过这里,未必是针对咱们的。”一个八旗参领附和道:“这几日,咱们加把劲,说不定就破了这汉南山城,将朝鲜君臣全部捉了。而且,听说这城里堆积了不少财物,都是从汉城逃出的官员和富商……”

“啪!”的一声,一个茶杯砸了过来,正打在这名参领的脸上,茶叶、热水糊了他一脸,与鼻子里流出的血一起往下淌着。

“哼,狗奴才,眼里尽是金银铜臭了吗?”岳乐怒斥道:“要是被人阻在了朝鲜腹地,又是此般寒冷天气,哪有狗命来享受!”

“阿哈达,迅速将散在四野的八旗部伍尽数收拢,往汉城集结。”

“嗻!”

“赖达,领镶红旗一部,督朝鲜降军和百姓立刻攻城。未至申时(15时至17时),不得收兵。”

“嗻!”

“噶褚哈,立即返回汉城,通知玛尔塞,征集朝鲜民夫,收拾行装,准备回返辽东!”

“嗻!”

岳乐待众将出帐后,呆坐片刻,猛地拔出腰刀,朝几案上疯狂劈砍,未了,一脚将劈成两半的几案踢倒在一边。

……

1月25日,丹东,宣城卫(今丹东振兴区)。

受黄海潮汐影响,鸭绿江下游丹东(今丹东市区)至入海口一段,很少有冬季大面积结冰的现象。但是从丹东宣城卫一路往北,河水上冻,冰层厚达一尺,足以通行大队人马和车队。

清虏数次征伐朝鲜,时间均选择在冬季,就是利用鸭绿江和朝鲜境内部分河流上冻时节,充分发挥骑兵快速突进的优势,迅疾攻入朝鲜腹地,直至王京——汉城。

而现在,一百余身着青黑色棉军服的齐国陆战队士兵,腰间捆缚着绳索彼此相连,小心地在江上的冰面上作业着。三五成群,每隔六七米距离,拿着凿子,在冰面上钻出碗口大的冰洞,然后将油布包裹的炸药塞入其中,并用大量草叶将冰洞填实。最后,插上长长的引线,一直延伸到岸边一道土垒后。

“天气这么冷,引线又这么长,到时候引爆时,也不知道有几个能炸响。”陆战队第三营副营长、宣节校尉(少校)岳仲武裹着一件厚厚的皮衣,站在土垒上,看着远处冰面上正在作业的陆战队官兵。

“无所谓。只要有两成炸药能响,就足够弄出许多冰缝,清虏马踏人踩的,说不定就将附近一大片冰层给弄裂开了。”第三营营长、宣节校尉(少校)任茂勇嘴里叼着一个烟斗,轻轻吐出几个烟圈,“冰面上出了裂缝破洞,清虏大军冲锋时必然会小心翼翼,动作不敢太大,正好给俺们陆战队的弟兄们当枪靶子。”

岳仲武闻言,点点头,然后朝北边望去,数千名从朝鲜境内征发而来的民夫,正在冒着严寒,挥舞着铁镐铁锹,在僵硬的土地上继续挖掘壕沟和陷马坑,阵地一直往北绵延数里。

另外,在朝鲜境内三十余里的范围内,还有三千余陆战队、乡兵、自救军,以及从金州转运而来的明军,他们正在焚烧所见到的城镇和村庄,迁移残留的朝鲜百姓,将所有能用于保暖和食用的物资尽数转移至鸭绿江北岸,进行彻底的坚壁清野。

以军部副参谋长贺云峰战役构想为基础,十余名情报参谋和战术参谋通过两天的不断补充完善,并加以战术推演,最终形成一个详细的战役规划。

此次战役,将动用齐国陆战队三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连,一千三百余;长山岛乡兵三个中队四百余;自救军三个营头,两千一百余;退驻金州的永初朝廷官军两千三百余;郑森部火器营八百,安平营八百余,临高镇一千三百余;又从耽罗岛(今韩国济州岛)抽调永初朝廷官军和乡兵一千五百余;总兵力接近一万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