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菊与刀(二)(第2/3页)

入眼之处,似乎整个鹿儿岛地区都成了一片军人的海洋。至于藩主召集这么多军队,是想反抗幕府将军大人,还是与其他大名因为领地或者利益相争,所有的贱民根本不去考虑太多。对于他们而言,每天能吃上一顿免费的稀粥另加一个米团,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作为禄高72万8千石的日本第二大藩主岛津氏(第一大藩是加贺藩),除了领有萨摩国,还有大隅国和日向国,尽占九州南边领地,雄霸日本西南地区。

在关原之战爆发前,岛津氏第17代当主岛津义弘原本接受了德川家康的援军请求,计划率领约1500余人的军队,帮助德川家康的家臣鸟居元忠防守伏见城,但是不知是由于当时信息传递不及还是其他原因,鸟居元忠并没有接到相关的消息,拒绝了岛津义弘进城协防的请求,使得岛津义弘愤而加入了西军。

关原大战仅仅进行了一天便分出了胜负,在西军败亡已成定局之时,面对诸多友军的奔溃,岛津义弘却成功的突出了重围,并平安返回萨摩,保留了元气。战后,岛津氏向德川家康摆出来武备恭顺的姿态,即一方面加强领内的武装力量以巩固国境,另一方面又通过近卫信尹、井伊直政、山口直友等人以外交手段期望获得德川家康的谅解。

考虑到岛津氏地处西南偏僻地区,出动大军征伐不便,再加上萨摩藩仍然保持有强大的军力(兵力估计超过1万人),因此德川家康在一番武力恐吓后,不得不捏着鼻子与岛津氏达成了和解。而作为惩罚,当主岛津义弘不得不隐居,由其次子岛津忠恒继承,是为岛津氏第18代当主。继任之后岛津忠恒正式创建萨摩藩,是为萨摩藩初代藩主。

岛津光久作为第二代萨摩藩的藩主,在任期间,正好赶上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完成,使得作为萨摩藩主要财政来源的海外贸易大受打击,藩内负债开始加剧,由岛津忠恒时的负债2万两白银一下子膨胀到35万两白银,藩政一时间窘迫不已。

于是为了缓解财政,岛津光久于宽永十七年(1640年)开始任用家老岛津久通在长野(现在的鹿儿岛县萨摩郡萨摩町永野)等地进行了金山的开发工作,期望通过开源来缓解财政压力,然而萨摩藩的金山采掘仅仅进行了两年,便遭到了幕府的阻挠和打压,最终不得不于宽永二十年(1643年)被迫停工。

于是,岛津氏开始加大对琉球的压榨,并通过该地,与大明辗转进行所谓的“朝贡贸易”,多少对藩内财政有所改观。

十几年前,齐国人占据了琉球南部几个小岛,将其建为移民补给中转点,考虑到那几个荒僻的岛屿也无任何产出,而且齐国拥有不弱的海上武力,萨摩藩便默许了齐国人在琉球南部几个小岛上的势力存在。

后来,随着齐国在移民的过程中,不断从他们遥远的汉洲本土转运大量的各类工业制成品于此贩卖,萨摩藩遂与齐国做起了走私贸易,在琉球将齐国商品转手卖与九州及本州沿海。畅销的商品,丰厚的利润,让萨摩藩赚的盆满钵满,每年获利数万两白银。不到十年时间,不仅将藩内债务全部清偿,而且还积存了数十万两白银,使得萨摩藩实力进一步增长。

然而,随着齐国对琉球的野心越来越盛,双方密切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开始出现一丝裂缝。当萨摩藩驻琉球的家老传来信息,齐国人将琉球王世子转移到了琉球南部地区,并且还在该地区谋占了两处据点,隐隐露出要控制琉球王族的迹象。

作为一名拥有高洁品质的大名藩主,岛津光久感到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受到了无礼地挑衅。琉球,是他的父辈和无数忠勇武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更是彰显岛津氏武运长久的标志。如今,一个万里之外的番邦小国,意图要用卑鄙的手段将琉球夺走。一旦造成这种后果,萨摩藩岛津氏,将成为所有日本大名的笑话,甚至此举也会让高卧江户城中的德川氏暗中爽一把,呵呵,终于有人来削弱岛津氏的实力了。

更让人恼怒的是,这群毫无诚信原则的齐国人,竟然为了贪图更多的商业利益,和长州藩毛利氏勾勾搭搭,建立了商业联系,妄图铺设辐射本州地区的走私商业网络。此举,将大大削弱萨摩藩十余年来辛苦建立的的走私渠道,俨然是要将岛津氏逐渐排除在外。

是可忍孰不可忍!

齐国人必须要受到惩罚,让他们认识到岛津氏的尊严和利益,不容任何亵渎和侵犯。

去年九月,筹划已久的萨摩藩先后出动六千余军队,登陆琉球,先是清除了齐国人在琉球首里外港和首里王城布置的商业和政治势力,然后攻打他们盘踞的汉兴岛和兴和岛。然而,战事却进行得极为不顺,除了攻占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岛,俘获一千多来自明国的移民外,竟然无法攻上汉兴岛和兴和岛,就连一个小小的琉球西北部的堡垒也无法攻克。而萨摩军却前后损失一千余,让岛津光久大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