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各方心思(第2/3页)

“公爷,齐国会支持我们在婆罗洲自立建国?”

“数年前,一群流落吕宋的落难移民,都能建国立藩。我等当年随闯王转战南北,征伐天下,如何就不能于海外自立建国?”李来亨说道:“听闻,目下占据柬埔寨河仙地区的汉人势力,也有意自立成藩,建章立制,成立一个汉人王国。而齐国人于此,也是暗中予以支持的,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若是我们在婆罗洲再立大顺,岂不是也能公侯世代,富贵百年!”高文智一脸热切地说道:“不过,公爷,我们以后若是建制立国,是不是也要如那卫国一般,以为齐国藩属?”

“……”李来亨迟疑了一下,随即意味深长地说道:“即使为藩,那我们也是独立一国。再者说了,他齐国就能一直如现在这般持续强大?若是某个时候,齐国之势沦落为崇祯朝境遇,谁为藩属,谁为宗主,也为未可知!”

——

6月18日,南平(今越南金兰市)。

黑衣卫驻安南指挥使、宣节校尉(少校)范少成打量着面前这位自称是占据安南谅山府郝尚久之子的中年男子,半响没有说话,心中却是在快速的思考和计算着。

郝尚久,原为李成栋部将,大齐乾武六年(1648年),驻守广东的李成栋反清归明,七月派郝尚久平定拥兵自重的潮州总兵车任重,从此出任潮州总兵,镇守潮州,封新泰伯。

大齐乾武八年(1650年),清军在尚可喜、耿继茂等的率领下,再次进入广东,郝尚久随即降清,仍为潮州总兵。

大齐乾武九年(1651年),齐国联合李定国发动两广攻略,郝尚久部八千余人,在广西钦州被李定国部下张建击退,未过多久,郑森部在廉州府合浦县(今广西北海市)附近登陆,截断了他东逃的去路。

无奈之下,郝尚久率领残部五千余人攻入海宁(今越南芒街市)、东兴(今广西东兴市)等地,暂时落脚,以观大陆局势。未几年,他又趁安南郑氏南征广南之际,后方空虚,率兵攻占了谅山、禄平、定立、北山、支棱等数个府县,盘踞安南北方。

安南郑氏曾数度派兵驱逐,但郝尚久部凭借当地险要的地势,连败安南郑军,牢牢地占据谅山府一带,并威胁升龙城(今越南河内市)。

四年前,感到力有不逮的郝尚久,派出使者前往南京,向广德帝和秦王孙可望上表归顺,寻求获得大明朝廷的支持。

那时,刚好孙可望主持的第一次北伐战争结束,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和声威,立马同意了郝尚久的归附,封他为安平侯,谅山知府,归广西布政使司辖下。

有了大明在后面撑腰,郝尚久便开始积极引进明人移民谅山,采购种子、农具和牛马,发展当地民生,俨然要将谅山作为他的藩属之地,开始好生经营起来。

谁知道,安南郑氏闻知此事后,当即与去年七月派了一个使团前往南京朝贡,向广德帝和孙可望申诉,言郝尚久所据谅山等地,皆为安南之土,若是大明一力应之,那又将至安南于何处?

反正就是一番警告话语,你们大明作为宗主国,办事不地道,纵容一群散兵游勇无端侵入我安南之土,而且还盘踞良久。若是你们大明要将郝尚久当做属内之臣,默认其占据谅山等地,那么我安南将不再承认大明为宗主国,不予朝贡了。

朝中部分御史言官立即跳了出来,声言,安南于宣德年间便为我大明藩属,执礼甚恭,而我大明既为宗主,当应妥善安置,不使藩属生出离德之心。

那个郝尚久原为顺逆,后又降顺大明,再附清虏,被我大明撵到安南后,势穷无奈,才上表归附,这般反复无常之辈,如何能轻易收留。故而,我大明朝廷当断绝与其联系,并从广西出兵,击灭郝尚久部,以结安南之心。

孙可望考虑良久,想到将来若是篡明自立,势必也要获得周边藩属国的认同和归附,而安南为南方较具影响力的的大国,人口数百万,带甲十万,若能收其心,引为屏藩,对他的声望提升和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这个安南曾经被那个齐国攻破过都城,想必一直怀恨在心,届时,将其拉到自己这边,多少也能制衡一下齐国在中南地区的发展,减少对大陆的影响。

因而,向来对朝中御史言官不假颜色的秦王当即纳谏如流,准备着手帮安南郑氏解决郝尚久部盘踞谅山一带的问题。不过,他此前才请命敕封为郝尚久为侯,倒也不能自己打脸,派出兵马越境剿灭。于是,便发了一道谕令,让郝尚久移镇湖南岳州,直抵长江防区,打算将他当做炮灰,消耗在攻打清虏的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