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重工(第3/3页)

在这个时期,齐国的钢铁产业,不仅在规模上已仅次于大明(嘉靖年间,铁的产量估计在16万吨左右,达到我国历史最高水平),位居世界第二,而且,在冶炼技术上,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呈碾压之势。要知道,不论是大明,还是欧洲,在炼制钢铁时,仍旧习惯于使用木炭,而非是煤炭(煤炭中含有大量硫,会使金属强度降低)。后世,英国人使用焦炭炼制铁矿石,还要推后到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在什罗普郡科尔布鲁克代尔的工厂中完成此项工作。

另一方面,英国的的森林资源日益匮乏,不仅使得造船用的木料极度缺乏,而且还使得英国钢铁冶炼也缺少必要的木炭燃料,在16-17世纪,英国不得不从瑞典进口大量的优质生铁。

作为冶炼钢铁的燃料,焦炭明显比木炭优越。首先,焦炭是从矿物煤中获得的,有着丰富的资源;在这一点上,木炭则截然相反,对木炭的需求会很快将森林耗尽。这样,比起木炭来,焦炭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供应。其次,焦炭不太容易脆裂,所以能更多地装入熔炉,而无被压碎和堵塞气流的危险。因此,也就有可能使用更大的熔炉以提高产量。

同时,熔炉高度的增加使得矿石能与炽热的燃料保持更长时间的接触。焦炭在熔炉未受损的情况下能接受更为强劲的鼓风,从而会增强还原作用,这样比用起木炭生产的铁水来,这种铁水在熔炼过程中会变得更具有流动性。由于流动性的提高,金属就有可能流进铸模内更为狭小的通道,从而制造出更为轻便、设计更为精巧的铸件。

作为南都钢铁厂的大掌柜,丘洪胜非常有信心,在五年之内,将南都钢铁厂的年产量从目前五万吨提高至十五万吨,成为齐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因为,相较于西部的临海,南都这里拥有巨量的煤炭资源和丰富的水力资源,并且,周边还有广阔的肥沃耕地,这意味着可以集聚更多的人口。而与北边的黑山相比,此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居住环境比建业府强多了。

更重要的是,南都距离汉洲本土的人口主要集聚地——东南和西南地区只有不到二十天的航程,这对于南都钢铁厂的产品销售而言,可谓市场空间巨大。

要知道,从三年前,第一条建(业)新(淮安)铁路建成通车后,交通部便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铁路建设计划,准备用十年时间里,修建三千公里的铁路,以沟通沿海和内陆之间的物资运输。另外,几家造船厂未来还需要建造的数十上百艘铁肋木壳船,以及国内蓬勃发展的机械制造产业,钢铁的消耗量将是难以计数的。

未来,以煤化工、钢铁等为主的重工业的持续发展壮大,将为齐国立足汉洲大陆,争霸海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