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毛利人的战争(一)(第2/3页)

“那你觉得该如何攻进去?”齐鹏武摘下头盔,淡淡地问道。

“从船上卸几门火炮下来,然后运到毛利人的营垒前,朝着几个关键点猛轰。”谭江川建议道:“对方的营垒都是木栅栏修建的,用火炮将其轰开几道口子,应该不难。”

“那道壕沟如何应对?”

“以火枪掩护,组织人员搭建几道木桥。以我们的火力优势,毛利人只能被动地躲在营垒里,等着我们杀进去……”

“大总管,毛利人派了使者过来。”这时,一名护卫跑来报告。

“我估计着,他们此时派使者过来,多半是想诘难我们为何不讲信用,明明应允了他们的和平建议,却又突然派兵攻打他们。”谭江川说道:“既如此,不如直接将那使者砍了,免得听他来聒噪。”

“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齐鹏武悠悠地说道:“反正将火炮弄上岸来,还需要一些时间。且瞧瞧他们耍什么把戏!”

一名雄壮的毛利人被带到了齐鹏武面前,他一脸愤怒的表情,再配合脸上五彩斑斓的纹身,更显狰狞。他大声地朝齐国人怒吼着,还不停地挥手使劲捶打着自己的胸膛,似乎在斥责齐国人无端侵入他们的家园,破坏双方之前达成的和平协议。

“咱们老祖宗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齐鹏武看着面前那个张牙舞爪的毛利人,冷笑着说道:“这处土著部落距离我们兴安堡如此之近,而且还通过十余年来不断与我们接触,从一个不到百人的部落,发展成一个拥有四五百人口规模的大部落。这已经构成了对我们的严重威胁,若是不加以剿灭清除,焉知以后他们不会发展成一个王国。”

“大总管所言极是。”谭江川紧紧地握住刀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那个毛利人使者,唯恐对方突然暴起伤人,对齐鹏武构成威胁。

“听说,毛利人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又严格的规定。人世间,只有女人和土地不容同别人分享。”齐鹏武摇头说道:“而咱们迁移至此的移民,恰恰需要他们拥有的这两样东西。所以呀,我们以后与这些土著的矛盾,将是无法调和的。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兼之河流纵横,水源不缺,乃是一块天赐的宝地。你们瞧着吧,再过十数年,这里必然会纳入我齐国正式领地,设置府县,安排官员。咱们汉东商社现在就有必要替官府提前清理该地的土著部落,为以后移民提供一个干净清爽的地盘。说不定以后,咱们商社可以在官府那里将这两座岛屿卖个好价钱。”

而作为尚武民族的毛利人,谁敢抢他的土地,摆明了就是要打仗,而且是不死不休的战争。在过去十余年里,汉东商社的十余处据点,随着移民的增多,开始逐步侵占毛利人的土地,种植小麦、大麦、燕麦以及蔬菜水果,以满足当地居民和过往船只的日常所需。于是,双方之间此前还算和睦友好的关系,就变得日趋紧张。

另外,毛利人部落土著是没有私产的概念,认为岛屿上不论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的,都是上天赐予他们的食物。因而,他们在看到齐国移民养殖的猪牛羊和鸡鸭等牲畜家禽时,便会直接进行抢夺或者捕杀,这也引起齐国移民的愤怒,遂拿起手中的刀枪,驱赶那些胆大妄为的土著,不时发生暴力冲突事件。

在齐鹏武之前署理东州地方事务的几任大总管为了维护商社的经营利润,对各处据点移民和当地毛利人发生的武装冲突,并未强硬以对,都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至于对棘手的土地争端,则通过给予那些毛利人大量的日用商品,来换取他们宣称所据有的土地。

因为,在他们眼里,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必动刀动枪的,毕竟要招募护卫,维持地方武力,那可是要花钱的,而且还影响地方经济和民生发展。

但自从齐鹏武以汉东商社少东家的身份上任东州大总管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立即改变了此前对当地毛利人的温和政策,采取了强硬应对的处理方式。只要岛上各处据点与附近毛利人发生冲突,不论对错,一律以武力强力反击,誓要压服和驯化当地的土著部落。

“他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到底说的什么?”齐鹏武看着那个毛利人使者仍在不断地嚷嚷,皱了皱眉头,转身询问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

“回大总管,他说我们不讲信用,不仅扣押了他们前来协商和平的部落长老,还出动军队擅自攻击他们的营地。”余长才恭敬地答道:“他还说,他们整个部落族人不会屈服于我们的武力威吓之下,他们每个族人,都会拿起武器,英勇地与我们战斗,并会给予我们最为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