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棋局(第3/3页)

“你们齐国人要征服那个丘隆王国?”西瓦吉不由皱皱眉。

“大首领,我们是一个贸易商社,怎么会去征服一个国家呢?”卓元正摇头说道:“我们只是在整顿正常的贸易秩序,消除不必要的市场壁垒。同时,我们要让这个国家对我们的商人和贸易活动,可以秉持一个相对公正和友好的态度。”

西瓦吉闻言,脸上显出不以为然的神色。这些齐国人在面对强势的莫卧儿帝国时,表现得极为恭顺,并严格遵守莫卧儿人的各种规矩,老老实实的进行贸易活动。可他们在应对南方几个土邦小国时,却又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

科钦王国早在数年前便已名存实亡了,包括国王在内的王室成员被齐国人完全架空,在每年从齐国人手里领取三十万卢比的年金后,开心快活地待在王宫享受醉生梦死的生活。国中的地方事务和外交防务全都由齐国人控制,或者由齐国人扶植的科钦人傀儡管理。

至于科泽科德王国,在八年前,葡萄牙人被挤走后,遂也逐渐被齐国人控制了所有的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民生,就连进出口关税也是由齐国人说了算。王国军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也由齐国人派出的军事教官所掌控,俨然已沦为齐国人的附庸。

现在,齐国人又将目光瞄向了可怜的丘陵王国,准备在印度西海岸,构建一个北起律门堡(今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南至根尼亚古马里(印度最南端科摩林角),中间以苏拉特、上海和安丰(今印度西南部柯钦市)三地为支撑的商业网络,以达到彻底垄断和控制印度西海岸的对外贸易渠道。

若是加上齐国目前在波斯、红海、东非,以及南非地区的布局,整个印度洋地区的贸易网络和主要航线将完全掌控在他们手里,实现曾经葡萄牙人梦寐以求的海上霸业。

一百多年前,野心勃勃的葡萄牙人曾制定了一个宏大的海上战略,即绕过非洲大陆,通过控制印度洋贸易以扼住真神教世界的咽喉,同时在东方找到强力盟友,夹击埃及(当时的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实现十字军的未竟的伟业。

在十六世纪的头十几年里,葡萄牙人突然冲入了古老的印度洋,凭借火炮这一技术优势搅乱了本地区的传统格局。葡萄牙人的目标十分简单:把欧亚大陆经由中东地区的传统贸易路线改换成经由东非和好望角的新路线。如果这个理想目标能够实现,那么新的贸易垄断将会大大滋润葡萄牙,同时重挫依靠红海和波斯湾商路的真神教世界。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葡萄牙首先夺取了一连串的城邦和据点,在东非包括索法拉(1505年),基尔瓦(1505年),莫桑比克(1507年);在印度西海岸包括科钦(1503年),坎努尔(1505年),果阿(1510年)。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是在1511年夺取马六甲城。

总的来说,在1530年前,葡萄牙人通过对印度洋沿岸一连串据点的控制,成功冲击到了旧航路,一时间让整个印度洋局势有失衡之势,但是他们却因为自身实力的不足,未能达成理想目标,彻底扭转乾坤。

它虽然成功夺取了马六甲,但是无法阻止真神教商人在文莱和亚齐组建新的贸易中心与之抗衡。它虽然成功在印度沿岸建立了一系列据点,但是无法深入内陆控制生产,它在主要的印度王国眼中压根不起眼。

它虽然威胁到了关键的红海和波斯湾,但是不足以控制这两个地区。控制霍尔木兹需要波斯的支持,这本身就损害到葡萄牙的垄断;而索科特拉岛不足以封锁红海,葡萄牙又无法夺取亚丁。

说到底,葡萄牙不是自以为是的新霸主,而只不过是古老印度洋贸易的一个新手玩家。葡萄牙人的大棋下着下着,才发现棋盘和游戏规则其实都是自己臆想的,才发现自己已经从棋手变成了别人的棋子。

历史的逻辑有时候非常奇怪,你以为你在下一盘大棋,其实这盘棋根本就不存在。

你以为你在下某盘棋,其实你下的是另一盘棋。

你以为你是下棋的,其实你是被下的棋。

或许只有在这时人们才能意识到,时代局限当中的主观意识是多么渺小。

而现在,齐国又站了出来,准备在印度洋继续下那一盘葡萄牙人未曾下完的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