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法国人的自信(第3/3页)

因而,法国东印度公司在整体经营上,要远远弱于英荷两家的东印度公司,每年的贸易额,还不到一百万法郎,利润更是只有区区十几万法郎,都不够路易十四办几场奢华的舞会。

法国人在印度洋地区殖民过程中,经常是来得太晚了,当他们发现一种贸易或一个港口城市时,还未下手,就早已被别人掌控了。数十年的殖民经营,历尽千辛万苦,钱也没赚到多少,地盘也没捞到几个。

哦,也不是,法国人最起码占领了一个波旁岛(今留尼旺),算是在印度洋地区有一处中转之地,但也经常面临资金不足,发展难以为继的窘境。

因而,在看到隔壁的尼德兰人在东方贸易上,赚的盆满钵满,法国人如何不会生出嫉妒之心。

特奥·埃尔南德斯在六个多月前,从巴黎启程前往汉洲时,整个法国已做好了全面战争准备,开始磨刀霍霍,试图一举攻灭尼德兰,吞并这块欧洲大陆最为富庶的地区。

至于如何选择一个开战的理由,一切是那么的无稽和可笑,法国枢密院是这样提出的:阿姆斯特丹铸造了一枚特别的勋章,上面的图案是市长范博伊宁的头像和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组成,前者在后者之上,并且图案的边缘刻有铭文“太阳一见到我就停了下来”。

这不明摆着是在侮辱路易十四嘛!

因为谁都知道太阳的象征性图案在法国人心中的重要影响,并且人所共知,法国人民把镌刻有铭文“高于一切”的太阳徽章作为路易十四的象征。

但实际情况是,法国人所描述的这枚勋章从来只存在于他们的脑海里,尼德兰人根本没有铸造。

不错,联省共和国的三级会议是曾下令铸造一枚勋章来记录共和国为之骄傲的辉煌业绩,不过,铭文是这样说的“法律的守护者、信仰的捍卫者、国王们的拯救者、胜利的复仇者、欧洲的仲裁人”。

但是,路易十四已经将王者之剑高高的举起,十余万精锐法国军队已经整装待发,大孔代、杜伦尼、布特维尔等名将已经跨上战马,踌躇满志。战争一触即发,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将无法阻止。

开战的正当理由很重要吗?

要知道,后世某个霸权国家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捏着一小袋洗衣粉,都能作为开战的理由,更何况伟大的“太阳王”呢?

再看尼德兰这边,用来抵抗的统帅仅仅是一个体弱多病、毫无任何战争经验的年轻人(后来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不到两万名参差不齐且素质低劣的士兵,还有被利欲熏心的阿姆斯特丹商人盗卖一空的军火库。

因此,法国人信心十足,认为可以在不到半年时间,就可以彻底征服和占领这个弹丸小国,为法国称霸欧洲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吞并了尼德兰,那么它在海外所有的资产,特别是最为重要的东方贸易,自然也要由法国人全盘接管过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无法绕开那个位于南方新大陆的齐国。

因此,路易十四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个国家,但在自己的宠臣——国务秘书、海军国务大臣兼财政审计长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的极力劝说下,还是派出了一支庞大的使团,前往汉洲大陆,准备与这个地区“小强”建立正式的外交商贸关系。

作为法国的全权大使,特奥·埃尔南德斯非常自信可以完成路易十四交办的各项外交事务。尽管齐国驻欧总代表在去年婉言拒绝了法国人的一系列要求:断绝与尼德兰之间的关系,将驻欧总代表处迁往巴黎,停止金钱和物资方面给予尼德兰人的支援,协助法国人开拓东方贸易,转让贸易据点……

但是,只要法国以雷霆之势攻灭了尼德兰共和国,吞并了他们的领土,建立了欧洲霸权,他相信,齐国人会很快改变主意的。

因为,没有人可以违逆“太阳王”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