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谋算(第3/3页)

当然,随着齐国商船数量的逐步增长和在欧洲地区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未来也不排除撇开荷兰人,自己亲自出马,将国内的众多商品输往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

“在面对莫卧儿人的歧视性贸易政问题上,内阁政府跟我们孟加拉商社的应对策略是一致的,那就是能不翻脸,就不翻脸。一切以和为主,在不影响我们商品输入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温和忍让的态度。毕竟,我们两家在整个印度地区的贸易规模已接近两千万汉洲银元,市场地位举足轻重。呵呵……,咱们谁也不能跟钱过不去,是吧?”

会议结束后,王柏祥邀曹宁同乘马车,前往城中的“宝轩楼”小聚,协商两家如何应对莫卧儿帝国的贸易限制措施。

在王柏祥看来,孟加拉商社自七年前(1665年)从印度商社中分离出来后,凭借富庶的孟加拉地区和锡兰,势头发展迅猛,在不到数年时间里,便将商社的贸易额做到八百万汉洲银元,大有超越印度商社的趋势。

因而,当王柏祥在获知莫卧儿帝国针对齐国棉布征收高额关税的消息后,除了在第一时间表示愤怒外,并没有再做出太过激烈的反应,而且还向驻孟加拉地区的掌柜和管事们下达指令,勿要因此做出刺激莫卧儿帝国政府的行为,唯恐失去目前大好的发展局面。

“王大掌柜,你以为内阁政府会眼睁睁地看着莫卧儿人抵制我们齐国生产的棉布?这次我们忍了,下次他们再针对我们输入的茶叶、瓷器、钟表、蔗糖、五金、工具,甚至所有商品类别时,我们又该如何?”曹宁冷笑道:“我知道,你们孟加拉商社在面对莫卧儿人的高额关税下,可以将棉布销售渠道转向锡兰、阿拉干以及东吁王朝,同样可以获取大量利润。所以,可以暂时不在乎莫卧儿人的抵制措施。”

“你瞧着吧,待波斯、阿拉伯、红海、地中海、奥斯曼地区的市场布局完成,以及新开拓的两洋贸易航线投入运行,使得我们现在销往莫卧儿帝国的商品有了暂时性的替代市场,那必然就到了对它下手的时候。”

“莫卧儿帝国可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国,军队也是数以百万计,我齐国若是劳师远征,未必讨得了好呀!”

“咱们又不是去征服或者灭亡莫卧儿帝国。”曹宁笑着说道:“只需要将它打痛了,晓得我齐国的厉害,逼着它放开市场大门就可以了。况且,陛下称帝后,没有比击败一个庞大的帝国,更能彰显皇帝的赫赫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