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英国人在汉洲(第3/3页)

著名学者、发明家、《显微制图》一书的作者罗伯特·胡克先生每年只能从皇家学会领取30英镑的研究津贴,使得他不得不租住在格雷沙姆学院内的一间简陋宿舍中。像胡克这样聪明、有实验设计天赋的学者,获得这种待遇,虽然比伦敦普通市民要强出不少,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有些委屈他了。

“所以,为了获得优渥的待遇,享受富足的生活,你就决定永久地定居在汉洲,准备为齐国服务?”

威廉·佩蒂在齐国皇家科学院附近的一间雅致的茶楼中,会见了曾在伦敦有数面之缘的胡克先生。当他听说这位天才学者竟然打算留在齐国,不由大为惊讶。

“为什么不呢?”胡克微笑着说道:“我在这里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充裕的实验资金,开放的研究方向,强大的研究团队。哦,当然,我还在这个国家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和非常优渥的经济待遇。佩蒂先生,对有志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我认为没有比汉洲更好的去处了。”

“胡克先生,你这么做,会让你的老师莱利先生感到失望的。”佩蒂摇头说道:“你是一个英格兰人,应该为英格兰王国贡献你所有的聪明和才智,而不能……不能就这么……留在汉洲。”

“陛下曾对我们这些外国学者说过一句话,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对此,我深表赞同。”胡克郑重地说道。

佩蒂知道胡克所说的陛下肯定不是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而是齐国的皇帝。这句话虽然非常经典,而且富有哲理,但他仍旧心里感到一丝愤怒和……失望。曾几何时,因为宽松的宗教氛围而吸引了无数欧洲各国学者的英格兰,竟然有一天,也会有本国学者被这个偏僻的南方新大陆国家所吸引。

“佩蒂先生,你知道当年我在伦敦的时候,是多么地羡慕波义尔先生能拥有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并且还拥有充裕的研究经费。”胡克轻轻地靠在软椅背上,捧着一杯清茶,轻轻的品啄一口,然后笑着说道:“那个时候,我作为波义尔的助手,一起研究真空和大气压强。我当时就曾渴望某一天,我也能像他一样,可以独自主持完成一项伟大的实验和发明。”

“但是,在伦敦,在皇家学会里,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波义尔先生,还有我的老师莱利先生,他们都是一名贵族,是声名卓著的绅士。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财力和物力,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事务。身为贵族,波义尔先生甚至连亲自操作机器都是不合适的。而我,作为他的助手,负责了所有的事务安排,包括实验的全程操作。但我从这些过程中,却丝毫不能获得任何名誉。”

“如今,我在汉洲,在齐国皇家科学院,我可以获得我想要的一切!崇高的声誉,良好的研究环境,丰厚的待遇,舒适的生活,以及各种先进科学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我认为,这就是我梦寐所求的一切。”

佩蒂闻言,不由默然。

国王查理二世宁愿在与尼德兰人的战争方面花费数百万英镑,都不愿为皇家学会给予赞助数千英镑,为它建造一所自己的研究学院,以至于皇家学会从1666年开始,便进入一个逐渐衰落的时期,不复往日荣耀(1)。

现在,科学之光,便从伦敦转移至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