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市舶(第3/3页)

当然,齐国在我大明遭遇各种灾情期间,提供大量援助和支持,有大肆搜罗难民的嫌疑。但此举仍旧获得了大明官方和民间的一致好感,因为没有齐国的粮食和物资支援,仅凭朝廷窘迫的财政,加之又要面对清虏的军事压力,确实无法给予灾区必要的救助。

齐国将大量受灾难民转运至汉洲本土,不仅救了他们的命,而且还相应减轻了受灾地区的财政负担,缓解了民间的矛盾。最起码,朝廷不用担心受灾地区会发生崇祯年间因天灾而爆发的民乱和流民荼毒四方。

今日,参照齐国海关进出口管理模式,变革一新的广州市舶司重新挂牌成立,将此前由三十六行代署的进出口管理权和税务征收权收了回来,统一纳入大明朝廷管辖之下,职掌内外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

市舶司提举娄绍宁、副提举岑文博、林宏杰,吏目范昌宏等一众市舶司官员垂手站在阶下,倾听着户部侍郎甄仕良的训话。

“……广州乃是我大明首要进出蕃货之所在,每年货殖不下千万两白银,但凡以十之抽一,便可取白银百万两,于朝廷府库而言,可是极为关键之进益。诸位需知,北方鞑虏未灭,西北吴藩不靖,加之辽东多事,各地用银之处比比皆是。……如此,你等务必要恪尽职守,为朝廷尽力增加用度之所需,当不负秦王之命,朝廷之望。”

“我等定然尽心尽力,为朝廷鞠躬尽瘁,为秦王万死不辞。”娄绍宁等市舶司官员躬身应诺道。

“侍郎,诚如你所言,广州市舶所殖货物居诸口岸为首,每年进出货物千万之巨。但是……”副提举岑文博犹豫片刻,起身说道:“但是,其进出藩货以齐国为最,数十年来,所征税银皆以百分之五计,远低于其他各国税率。更甚者,齐国商人所据阿娘鞋岛,宛如化外之地,我大明未能征其分文税银。如此,敢问侍郎,我市舶司该当以何策应之?”

“这个……”甄仕良捋了捋颌下短须,面露苦色,“岑提举所问,倒是难为本官了。齐国乃我大明特殊之友邦,市舶征税,且从惯例,另当他国而论。近日,齐国专使已前往南京,将觐见陛下和秦王殿下。届时,我大明自然会与其交涉两国贸易往来之事。至于阿娘鞋岛归属,想来也会与北方长山列岛一并解决。”

“侍郎,齐国所贩之货,种类之多,规模之大,恐占市舶货物之六成以上。”副提举林宏杰说道:“若是长此以往,必然对我大明境内各行诸业成冲击之势。下官以为,朝廷当以警惕,行必要之手段予以延缓,或且阻之。”

“哦?”甄仕良面露讶然之色,“林提举之言,可有佐证?”

“据本官所知,广东境内绸布、精制棉布、铁制工农器具、木器等行会诸业受齐国所进商品影响,已然凋敝,难以相争。各类檀木、楠木等高档木材,钟表、玻璃、珠宝等奢靡之物,充斥民间,致大量白银外流。再加之,齐国商人所征之税甚低,使得藩外西洋商人争相挂靠,更有我大明商贾与之合流,偷逃税银。如此,于我大明而言,长此以往,其弊之甚,恐不以言表!”

“如此,林提举且列条文与本官。”甄仕良凝重地看着林宏杰,“若是齐国商事真如你所言之弊,我必上奏朝廷,报于秦王,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