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幕府的实力(第2/3页)

“今日清晨,从长崎传来消息,日本幕府不顾齐国强烈反对,已将两月前捕获数十名齐国水手尽数斩首于大阪。”蔡彬表情凝重地说道:“故而,齐国驻浮岛的数艘战舰便受命前往日本,或对此事行报复之举。据闻,齐国已传令驻安东(今日本冲绳岛北部名护市)、汉兴岛(今日本宫古岛)、东夷岛(今日本奄美大岛)驻军和轮值乡兵进入战备状态。”

“齐国本土距离日本不下万里之遥,驻我琉球兵力亦不过千人,如何就敢贸然往攻日本?”尚贞说道:“以本王所见,齐日之间未必会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王上,戊戌年(1658年)爆发的齐萨之战,起因就是萨摩藩无辜杀害齐国驻我琉球事务代表以及十数名商人和水手。”蔡彬提醒道:“而今,幕府不顾齐国劝阻,直接处死六十余名齐国水手,性质之恶,堪比当年戊戌之变。”

“嘶……”尚贞听了,心里一突,“蔡卿家之意,齐日之间或将爆发一场大战?”

“然也。”蔡彬点头说道:“齐国人向来以南洋所有华人保护者自居,更是将汉时陈汤所言改为,‘犯我强齐者,虽远必诛,凡我大齐子民,虽远必救’。如今,六十余齐国子民被日本幕府所戮,齐国政府岂能食言而肥?大齐皇帝又怎能善罢甘休?”

“若齐国与日本开战,我琉球当如何自处?”

“作为齐国藩属,虽国小而力弱,但仍需整军经武,随宗主而伐日本。”

“……既如此,我琉球且等齐国之召吧。”

——

6月22日,汉兴岛。

“日本列岛在两百年前尚处于长期战乱,大小藩镇捭阖纵横,展开了持续多年的混战,堪为战国争雄时期。德川氏便崛起于百年前的日本乱世,其先祖德川家康,从6岁开始便被迫作为强邻今川氏的人质。不过,在永禄三年(1560年)5月,今川氏的被织田信长击败,德川家康得以回到冈崎,随后便向四周积极扩张,积蓄实力。

其后,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建立霸业之时,他已趁机向甲斐、信浓扩张,成为跨越三河、远江、骏河、甲斐、信浓五国的强大势力。

而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德川家康被转封至关东六国,但此时,德川氏已然坐大,成为了秀吉手下实力最强大的大名。丰臣秀吉病死后,属下近臣分化为两派,一派是“文治派”,以石田三成、小西行长为首。一派是“强权派”,以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为首。

根据丰臣秀吉的遗嘱,德川家康以五大老首席的身份代理国政,前田利家则担任丰臣秀赖的监护人。实力最强的德川家康,为了夺取丰臣家的权势,利用两派的不和,使用挑拨手段,将强权派能打的武将全部收服,组成了一支约十万人的军队,形成了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东军”。而另一派则以石田三成为首组成了“西军”。

庆长五年(1600年)九月十五日,两军在美浓国的关原(位于今歧阜县不破郡)决战,依靠三河家臣武士团,德川家康取得大胜,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被降为大名,嗯,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诸侯。

此时天下已无任何势力能与德川家康抗衡,九十余家参加西军的大名被没收领地。德川家康由此确立了其在日本的霸主地位。庆长八年(1603年)二月,日本的后阳成天皇发布敕令,任命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并在江户设立幕府。

为了彻底免除后患,元和元年(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大阪之役,彻底清除了丰臣政权,连丰臣秀赖八岁的儿子也没放过。至此,德川氏在日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绝对权力,政治上更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此时的幕府还拥有远远凌驾于地方的军事实力,直属将军的军事力量号称“旗本八万骑”。

德川氏还通过没收和减封敌对大名的领地,将其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以及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使得德川氏实力远远超过日本其他大名。据粗略估算,幕府的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每年的总收入量在六百万石以上。

此外,德川氏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金银矿山和京都、大阪、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如此,德川氏就几乎控制了日本全国大部分重要财源。所以,我齐国若是以德川幕府为作战对象,将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巨大人力物力、军队人数达二十万的强劲敌人。”

黑衣卫驻琉球指挥使、翎麾校尉(中校)吴中浩念完手里的情报资料,然后抬头,神情凝重地看着在座的军民两政官员和军官,等待众人的询问。

“据我所知,日本自从大阪之战后(1615年),再无大的战事,被其国内文人学者称之为‘元和偃武’。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德川氏还能组织起二十万军队?”一名陆军宣节校尉(少校)军官对幕府的实力有些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