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坂秋之阵(二)(第2/3页)

联军登陆部队总指挥、齐国陆军广威将军(少将)苏忠福盯着地面上几颗面目狰狞的人头,久久不语。

“将军,这些人一定是数月前被大坂城所害的我齐国水手。”一名军官愤怒地说道:“大坂守军将他们尽数抛掷于城下,就是想以此来打击我军士气,影响我登陆部队军心。”

“所以呢……”苏忠福淡淡地问道。

“……将这些人头先妥善保管,待战后送回汉洲本土,交于其家人。”那名军官说道:“我军依旧按照事先的作战部署,以重炮轰击大坂城墙,破开其防御,歼灭所有防守力量,夺占此城。”

“说得不是废话嘛!”苏忠福斥道:“我联军数万余,攻至大坂城前,自然要占领这座幕府最为重要的沿海城市。但城里的守军竟然以我齐国无辜百姓的生命来震慑和恐吓我军,此诚为可笑而又可恨!命令云州镇游奕军、占城火枪营两部,将淀川河两岸那些看戏的人都给我尽数驱赶过来,在那道护城河上面,给我们填出一条攻城的通道出来!”

当日,两千多名“热心的观众”被联军邀请到了大坂城下,以实际参与的形式成为进攻大坂城的第一梯队,所有人哭喊着,惊叫着,退缩着,想努力摆脱联军的控制,离开这个充满杀机的修罗场。

后退的人无一例外被联军的刀剑和刺刀一一逼了回去,那些挣脱管束,发足狂奔,试图逃离的人,则被迅速追来的骑兵或一头撞翻在地,或一刀砍掉脑袋,随后被无数的马蹄践踏在泥土里。

大坂城的守军在犹豫片刻后,无奈地举起弓箭,将那些担土填壕的当地居民射杀在当场。

至正午十二时许,联军炮兵阵地布设完毕,六门长管加农重炮和五门重型榴弹炮在距离城墙两百多米的地方安放就位,炮兵们忙碌地准备火炮发射,开始正式的攻城行动。

齐国陆军配置的重型火炮的首要任务就是击毁敌军的城墙,夷平他们的要塞。在攻打城池时,陆军会将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搭配使用。加农炮发射实心铁弹切割城墙,榴弹炮则发射爆炸弹将切割开的墙体粉碎。

另外,炮兵还有技术日益成熟的火箭弹,可以专门针对大坂城这种拥有大量木质房屋的城市。可是,联军考虑到要获取城中积存的各类粮食物资,不舍得将这座城市一把火给烧了。

因而,联军便按照最常规的打法,以重炮轰击大坂城墙,用绝对的武力,攻破这座城市。

“轰!”一声巨响,一颗巨大的弹丸越过大坂城头,远远地落到了城里。

十几名炮兵在军官的指挥下,立即将加农重炮的炮口下调几度,以期能直接轰击城墙。

“轰!”重型榴弹炮也开始进行校正发射,亦如加农炮一样,炮弹也是远远落到了城里。不过,与实心铁蛋所不同的是,榴弹炮发射的爆炸弹却弄出了巨大的动静,让整个大坂城的幕府守军脸色为之一变。

落地后巨大的爆炸声,升腾起的烟火,以及被点燃窜起的火苗,四散奔走的足轻和市民,使得城中的幕府军骇然失色。

齐军的火炮竟然能打出开花弹!

“派人通知桥本君,立即组织志愿者准备大量沙土、水源,以为随时扑灭城中火势。”此时,已返回城中天守阁统一指挥调度的渡边浩史脸色铁青,厉声命令道。

“是,奉行大人!”一名武士应诺一声,匆匆下楼而去。

“通知井伊君,城头火油和滚木注意防火,勿要被敌军炮火所袭!”

“是,奉行大人!”

“轰!轰!轰!……”远处的城墙传来一阵阵沉闷的火炮轰鸣声,天守阁屋顶落下无数的灰尘,整个城市仿佛也都在颤动,渡边浩史的心脏也随之剧烈地跳动着。

敌军似乎比想象中还要强大,他们的火炮所展现出的巨大威力更是前所未见,在这般攻势下,大坂城还能坚守半个月以上吗?

对于火器,日本并不陌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各地大名的军队中便出现了“火枪队“,称为“铁炮足轻“。在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1573年-1603年),火枪在兵器中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到了德川家康发动的关原之战时,火器的普及率更是大为提高,如伊达正宗统率的部队,兵员3000,铳1200,即使是火器比例最少的上杉景胜所率部队,兵员8700,铳亦有2000。

不过,那个时期,日本各个大名军队中,火炮的装备率却非常低。在朝鲜战场上,攻防战中凡遇明朝军队的“佛郎机“和朝鲜军队的火炮时,几乎不占任何优势。后来,在17世纪初期,德川幕府才从葡萄牙人、荷兰人手中获取少量的“大筒“,并在大阪之战中,以火炮轰击大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