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坂之阵(一)(第2/3页)

接到齐国应战的消息后,堀田正俊和众多幕府军将领、各藩国大名在这三天里,便开始商议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利用平野的地形地貌,如何发挥幕府军的兵力优势。众人集思广益,还一起参详借鉴当年的大坂之役,以及战国期间首次大规模火器应用的长筱之战。

从昨天下午开始,八万大军便按照集议后的军事部署,陆续进入战场,布设阵地。这个时期,军队的主力是长矛手,不论是装备了铁质矛头的步兵武士,还是以大量竹枪为主的足轻士兵,都占据着军队中人数的绝大部分。

在幕府军阵地的一线,就是多达两万余的长矛手。而在这些长矛手之后,就是幕府军倚为决定性力量的一万余铁炮足轻部队。他们将在长矛手的掩护下,从容装弹、上膛、排好队列、开火射击。

若是能以铁炮足轻部队打乱敌军阵型,前排的长矛手和阵后的精锐武士军团就会及时地冲出阵地,向齐军展开冲锋,与之进行肉搏。最后,三千余骑兵将会对溃乱逃跑的敌军进行最后的收割,一举奠定胜势。

“总大将阁下,齐国军队已进抵平野地区。”水户藩总将德川纲条(藩主德川光圀养嗣子)进入明堂,轻声说道。

“齐军的规模有多少?”堀田正俊睁开眼睛,沉声问道。

“大概在一万六千人到一万八千人之间。”

“哦?”堀田正俊眉头一挑,“根据各方消息反馈,齐军人数规模接近两万人。如此,他们竟然还在大坂城留了两千人左右。”

“阁下,是担心我们埋伏在道明寺附近的一万余部队无法攻克大坂城?”

“若是在我们双方激战之际,齐军闻知大坂城被我军袭破,必然会军心大乱。”堀田正俊点点头说道:“想不到,他们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仍旧会留出两千人驻守于大坂城中,防止我们趁机偷袭。”

“阁下,即使我们的伏军未能攻克大坂城。但只要攻城的消息传到齐军耳中,也必然会引起他们军心的混乱。”德川纲条说道:“再者,我军兵力数倍于齐军,只要在稍后的决战当中,歼灭对方主力,大坂城当不战而克!”

“德川君所言,正合我意!”堀田正俊长身而立,脸上充满了昂扬自信的神态,“走,我们去会会这来自南蛮的齐国军队!”

——

上午,十时,平野川。

“总将阁下。”一名仙台藩奉行奔至阵前,翻身下马,躬身施礼道:“总大将阁下命令我仙台藩所部,率先向敌军发动进攻!”

仙台藩总将石川宗敬闻言,惊愕不已,诧声问道:“按战前部署,我军不是要等敌军布设好战场,与之进行一场堂堂之战吗?”

“总大将阁下声言,齐国乃是南蛮化外之国,贸然入侵,可不依君子之堂堂之战。”

“嗯?……”石川宗敬不由蹙眉,下意识地扭头朝幕府主阵的方向望去。

作为日本东北地区最大的一个藩国,此次受幕府军事征召,仙台藩派出了六千余藩军,是仅次于尾张藩德川氏出兵第二多的藩国。

尽管仙台藩出力甚重,但仍遭到德川氏的区别对待,在行军途中被安排先锋,为大军修桥铺路,夜间休整扎营的时候,被布置于大军外围,以为警戒。到了战场上,更是被安排至前沿一线,直面敌军之锋。

现在倒好,总大将堀田正俊想趁对面齐军正在布设战场之际,让仙台藩发起攻击,除了想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外,还有就是想让仙台藩试探一番对方的战力。

若是能打乱齐军的部署,造成对方阵势的混乱,那么幕府军主力自然会趁势发起全面进攻,一举击败齐军。

倘若,齐军临战之时,保持军阵不乱,并击退仙台藩的突袭,那么对整个幕府军而言,也没多少损失,还可以通过这番试探,摸清齐军的实际战力。

这德川氏,分明是想战场上消耗我仙台藩的实力呀!

虽然,仙台藩的公开俸禄为62万石,较加贺藩、萨摩藩低,与尾张藩相当。不过仙台藩的实领俸禄却高达100万石,再加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冶炼业和畜牧业所获、三陆湾的渔场收入、港口收入,仙台藩的实际财政规模已经超过200万石。

在这种情势下,自然引起德川氏深深地忌惮,将仙台藩视为心腹大患,总想着要借机削弱伊达氏的实力。

另外,数十年前,大坂夏之阵时,当时德川家康一方的神保相茂部队受攻击后溃败,冲击仙台藩本队,初代藩主伊达政宗曾命令不分敌我以铁炮部队覆盖射击,使得神保相茂部队溃灭,神保相茂本人战死。此举,就遭到德川氏的多方猜忌,以为仙台藩心向丰臣氏。

想不到数十年后,仙台藩伊达氏再次被幕府征召,随同幕府军第二次进攻大坂,冥冥中,或许有某种宿命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