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流放之地(第2/3页)

冯义良缓缓地从床板上坐了起来,双手使劲搓了搓脸,起身走到监室门口。

“有劳李头了。”

“二十年前,我也是军人,算是与你有半个袍泽之情。如此,何谈有劳,无劳的?”李宝顺打开牢门,将冯义良带了出来,然后冷冷地扫了一眼监室内其他几名看过来的犯人,又将牢门重新锁上。

“是真的有人来探视,还是我受刑的日子到了?”冯义良淡然地问道。

“瞧你这话说的。”李宝顺闻言,不由笑了,“若是带你受刑,那可不止我一人过来提你了。再者说了,你这个案子,说不定还有反复,怎么着也不会让你马上就被判决受刑。”

“呵呵……”冯义良惨然一笑,“三条人命,而且还是弑父杀弟的人伦大罪,如何会有反复?”

“……”李宝顺听了,神情不由一滞,随即微微叹了一口气,“事出有因,大理寺的法官定然会酌情判决的。就算是皇帝陛下闻知,也会法外开恩,下诏赦免于你的。”

半年前,冯义良在休假返乡未及半月,便持利刃,杀死继父和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误伤亲母,这等惊天大案顿时震动全国,引起无数人的集议。

事情起因非常畸形,且有违人伦。继父在冯义良于海军中服役期间,逼奸其妻,肆逞淫欲;他的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窥破此事,非但不予制止,反而以通奸其父的名义,胁迫其妻与之欢好,并勒索钱物。

当冯义良返家之时,妻子竟然已怀身孕七月之久,让他倍感意外和羞辱。在逼问之下,妻子哭诉告知实情,并于当晚羞愧地悬梁自尽。

冯义良悲愤之际,持利刃奔至继父家中,当场将其杀死在屋里,随后又于村外农田中,再杀同母异父的二弟。在行凶过程中,他的亲母和另外一个同母异父弟上前阻拦,亦被其分别杀伤和杀死。

当村里的乡兵和镇上的警察闻讯后,急忙前来抓捕时,冯义良在将妻子安葬后,遂弃械就缚。

针对这起大案,国内民众反应不一,有人为冯义良喊冤叫屈的,认为他手刃继父和同母弟,事出有因,是在为凌辱的妻子报仇;也有人觉得冯义良弑父杀弟,违背孝义和人伦,应予重惩,以维护传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德标准。

军方在闻知此事后,竭力为冯义良辩护,声言,冯义良因妻子受辱,而奋起激情杀人,当属维护己身正当权益和名誉。另外,冯义良的继父非为亲生,不因以孝义之名而论其罪。

再者,他的继父乃是数十年前,郑芝龙底下海盗身份招揽而来。加入海军未几年,便数因度违反军纪,被强行除役。在地方也是向来横行不法,多有跋扈之举。

此次,他竟然以父辈之名,行逼奸继子之妻恶行,乃属十恶不赦之辈。即使不被冯义良所杀,但其行为,也是悖人伦之大罪。冯义良的同母异父弟,更是恶行昭昭,竟然辱嫂欺兄。

总之,这几个玩意,该杀!

冯义良亦当属无罪!

但齐国通行的《刑法大典》中,却有明确之原则,即,杀人者偿命。更何况,冯义良是在白日之中,众目睽睽之下,连杀三人,更是误伤其母;其妻在含辱自尽时,也未予及时制止。

因而,大理寺的一些法官认为,冯义良在此案当中,虽其请可悯,但其行不可恕,当判以重罪。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当冯义良被狱警带到探视房间时,坐在那里等待多时的齐子业立即开口说道。

“好消息是什么?”冯义良笑了笑,看着狱警离开房间后,便坐在了齐子业的对面。

“……”齐子业愣了一下,“你记得当年在海军学校和舰船上服役时,你总是要先问坏消息是什么。”

“关了半年多,总要听听有关我的好消息吧。”

“狗日的,你这般不按套路问话,搞得我都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了!”齐子业瞪了冯义良一眼。

“你好歹是我齐国的一位亲王殿下,而且还是一名中阶海军军官,注意你的言行呀!”

“行了,不跟你瞎扯了。”齐子业说着,脸上露出几分喜悦,“长安的最高大理寺将会判处你枪决。”

“……”冯义良眨了眨眼睛,看着齐子业脸上喜悦的表情,有些诧异,“这是好消息?”

“嗯,身为军人,当然要死于枪炮之下。”齐子业郑重地说道:“这还是大理寺为了维护我们军方的体面和顾忌你是一个军人的尊严,才做出的判决。……毕竟,杀人是要偿命嘛。”

“……”冯义良沉默不语,低头想了一会,然后面带祈求的神情,“所有同学和袍泽之中,你条件最好。我也不矫情,想将我其中两个最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你,只需将他们养大成人,可以自食其力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