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美洲的外来者(第2/3页)

“风鸣”号在这座小岛停留了近十天,一边修理损坏的船底和趴窝的蒸汽机,一边将浸泡物资一一搬出来晾晒,以减少物资的进一步损失。

这座小岛,长约三十多公里,宽近十公里,是一座无人居住的荒岛。并且,该岛气候非常干旱,土地看起来也非常贫瘠,只有北部几处谷地生长着一些低矮树木。因此,作为舰长的崔宝顺立即否决了要在这里建立移民据点的建议。

在5月6日,全船官兵正在紧张修理船舶时,瞭望手突然报告小岛的东南方十数公里外,发现两艘小渔船。他们在逐步接近小岛后,也发现了“风鸣”号的存在。徘徊片刻后,对方立即掉头,朝大陆方向飞速逃离。

“风鸣”号迫于船只受损无法追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两艘渔船离去,所有人心头立时蒙上了一层危险的阴影。

西班牙人发现了我们!

崔宝顺立即停止了对船舶的继续修理,命令官兵和移民将所有物资马上装运上船,迅速离开此处,以免被随后赶来的西班牙舰船捕获。

由于蒸汽机仍未修复,逆着加利福尼亚寒流北上是非常艰难的,说不定在半路上就被西班牙人的桨帆船给追上了。尽管,“风鸣”号拥有各型号火炮四十余门,官兵训练也是极为有素,可堪一战。

但也架不住西班牙追来的数艘或者十数艘舰船的围攻,根据航海图显示,这里已经属于西属墨西哥海域,算是西班牙人的统治核心地带。即使,现在的西班牙已然衰落,早已没有数十年前那般豪横,但要对付一艘落单的齐国机帆船,而且还是失去强劲动力的舰船,人家肯定还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霉运连连的“风鸣”号在驶出不到一百公里时,又遭风暴袭击,巨大的涌浪将船舱破损处再次破开一个大洞,巨量的海水瞬间涌入,整个船身也严重倾斜,船毁人亡就在顷刻之间。

但就在最为危险的时刻,瞭望手在密集的雨雾中及时发现了一座小岛。崔宝顺立即命令“风鸣”号迅速冲滩搁浅,以免船只倾覆于海中。

这是由三座方圆不到一公里的荒芜小岛组成的群岛(墨西哥圣贝尼托群岛),周围环绕着岩石和海带,没有任何居民存在。岛上的土地更为贫瘠,植被主要是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一些大型仙人掌。几乎没有陆地动物,但鸟类数量繁多。

“风鸣”号搁浅在位于中间的一座小岛,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一眼便能望到头。崔宝顺与几名军官商议讨论后,一致认为,不能在此久留。随后,派出了一支探索队,乘坐两艘小船,试着朝大陆方向搜索,准备寻找一个更加稳妥、更加隐蔽的临时营地。

5月12日,探索队返回,向崔宝顺报告,在小岛的东南方约25公里处,有一座规模稍大的岛屿,上面遍布着不同物种的沙漠灌木丛,在岛屿的北部和中部山脉地带还有稀疏的松林。岛上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只有一些长尾鹿和野山羊。小岛的北岸海域,有成群的海狮和数量繁多的鱼类。

随后,“风鸣”号上的所有官兵和移民,便开始了漫长的蚂蚁搬家工作,利用三艘小船,将物资和人员,一点一点地往那座大岛(塞德罗斯岛)转运。

大副臧希成极为沉痛地向崔宝顺报告,在没有足够外力和先进设备工具的辅助下,损坏严重的“风鸣”号暂无修复的可能性。而且,这几座荒僻的小岛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根本无法获得合适的木料来修补那几处破开的大洞。

对此,崔宝顺只能无奈的哀叹时运的不济,同时,抓紧时间安排转移人员和物资。待彻底安顿下来后,再想来办法将“风鸣”号修复。

然而,在5月26日这天,崔宝顺正在组织官兵和移民在这座被命名为落难岛(即塞德罗斯岛)东南侧建立营地时,突然收到了一个让人惊惧的消息。

“西班牙人来了几艘船?……他们是否已发现了风鸣号?……他们有没有朝这里驶来?”

“长官,我们只是远远地看到有三艘西班牙船只驶来,型制规模在两百吨到三百吨的样子。”那名陪戎校尉(少尉)脸上带着一丝惶然,“我认为,他们肯定发现了我们搁浅在小岛上的风鸣号,毕竟那个岛上无遮无拦的,只要抵近那片海域,很容易看见的。……至于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行踪,卑职尚不确定。但是,周边海域仅有这座大岛,我认为西班牙人肯定会过来看一看的。”

“要不,我们趁着西班牙人没来之前,赶紧再转移到大陆上。”大副臧希成建议道:“若是位置测算准确的话,这里距离大陆最多不超过三十公里。动作快的话,一天时间就能抵达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