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者(第2/3页)

早在数十年前,齐国就颁布了《知识和专利保护律》,对企业、个人的发明创造,予以法律上的保护,任何人未经所有权人的允许或者授权,违规使用(引用)专利(发明),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这使得,各种发明在齐国境内已成为一种大众活动,由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以非常小的规模不断进行着。在这些发明中,有些属于基础性和宏观性的发明,有些属于从属性和微观性的发明。前者,更富有原创性,后者则以改良为主,且更具实用性。

齐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意味着人类自发明轮子以来,又一次对过往历史的大幅度跨越。在大陆的秦国,操纵手摇动力织机的工人,其产量是一个纯手工工人的20倍。而在齐国,一台蒸汽动力驱动的织布机,却相当于200台手纺车的能力。一个火车头能运输需要数百匹马才能运输的货物,而且速度要快得多,朝发夕至,已不再是梦想。

发明和创新,不仅改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生产方式,随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增长。不到二十年,随着齐国的经济实力增长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使得国内人口暴增了一倍,接近一千万。

虽然其中有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齐国人口得以增加。但自从大陆实现了表面上的统一,大规模的战乱也逐步结束,经济民生开始逐渐恢复。齐国曾经发起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已难以为继,每年不过维持在十万到十二万左右。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开始逐渐扩大,每一对夫妇,平均生育5-8个孩子,保守估计,自然增长率在3.5-4%左右,人口年增30-35万。

齐国人口增长,其中大多数人进入城市中,率先走出了乡土田园的农业时代。城市的生活水平常常是乡村的三五倍,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都或多或少的能读写认字,而在乡村,大多数的农民则是文盲(主要是新移民)。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机会与乡村相比,简直不可胜数。

城市,意味着文化的开放、生活的现代和思想上的世俗,而乡村,则是封闭的、传统的、保守的,城乡区别,也是现代与传统的区别。

初步统计,在齐国本土和附近几个海外领地,人口规模达到三千人以上的城镇有五十余座,十万人以上城市也有四座。相信,随着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和商业的极度繁荣,齐国将迎来一段汹涌的城市化进程。即使,未来十到二十年里,出现大陆那种三十万、五十万人口规模的巨大城市,也丝毫不出意外。

长安城,作为大齐帝国的都城,虽然户册统计人口才九万三千余,但实际上留居于此的非在籍人员非常庞大,有进京的官员、往来的商人、访问的学者、寻找工作机会的年轻人、求学的在校大学生,以及各国(包括藩属国)驻齐外交人员和家属,加在一起的话,将使得整个长安城人口轻松突破十万人。

而就在最近半个月,又有无数的人涌入长安城,准备参与大齐帝国今年最为隆重的两场盛事——科技博览会和皇帝陛下六十圣诞庆典。

每年一度的科技博览会,嗯,也被称为皇家科学评奖大会。最早起源为王室对每年在诸多工业发明(发现)中进行评审,对做出突出成就的学者、专家,以及工匠,予以重金奖励,以鼓励整个社会对科学研究、工业发明创造投以重视和关注,激发民间的创新热情。

后来,这项评奖活动进一步扩大和正规起来,还增设了若干奖项,包括物理、化学、农学、医学、工业发明(实用新型)等,旨在表彰和奖励在物理学、化学、农业、医学以及工业发明上对齐国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专家和工匠。

皇家科学奖包括一枚标有皇室龙纹的金牌、一份烫金证书,以及一笔奖金。目前,奖金额度为六千汉洲银元,大概是一名科学院教授工作15年的薪金。

罗伯特·胡克在两年前,因提出万有引力及地球表面抛体的轨道的学说,被授予皇家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对齐国天体物理学推动和促进。

而去年他还以改进的轮形气压表,再获皇家工业发明奖。在今年,他与长安工业研究院里一名年轻的学者——褚厚荣,就他在英格兰发明的万向接头予以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又被提名工业发明奖。

万向接头的发明,引起了国内数十家工业企业的高度重视,已经有人陆续与他们进行接洽,希望能获得他们的专利授权,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由于在物理方面拥有的深厚学识和获得的极高成就,在今年的皇家科学奖评选委员会中,他被选为物理学会的七名评审之一,对提名的三项物理成就进行讨论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