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陆军学员兵的演练(第3/3页)

虽然,秦国军方又重新接受了齐国军事参谋团的建议,采取小规模、多频次前往漠南地区袭杀清虏,不定时对草原部落进行蚕食打击,以持续放血的低烈度作战模式,不断削弱清虏和蒙鞑的实力。

但要对北方实施犁庭扫穴般的打击,彻底消除北方边患,秦国军方还未有太多自信。在他们看来,对抗北方游牧势力的最主要方式,仍旧是要建立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依如汉唐时期,拥十数万骑兵,直捣草原深处,击匈奴、灭突厥那般,一劳永逸地解除游牧势力的威胁。

“其实,针对游牧势力的侵袭,也不一定非要建立一支庞大的骑兵军团。”

在安溪河畔扎下营地后,带队的总教官、昭信校尉(上校)孔大奎开始给学员们授课,讲解如何压制和打击游牧势力袭掠。

“昔年,前明在应对辽东清虏时,孙承宗于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大小堡垒烽台数百座,以至于清虏数年间未能有寸进。这种方法虽然比较被动保守,但也不失为良策。若是当时的前明朝廷再给予孙承宗几年时间,说不定就能将堡垒一路修到沈阳,最大程度地压缩清虏活动空间,将其困死、锁死。”

“在大陆北方,不论是漠南,还是漠北,水草丰腴的草场就那么几片,清虏和蒙鞑在战事不利时,可以纵马远蹿,但你总不能将草场也搬走吧?若是,秦国拿出大笔钱财,于主要几处草场和水源地修筑坚固堡垒,屯驻兵士,辅以火炮和火枪防御,定能极大压制鞑虏的生存空间。”

“更为北边的沙皇俄国,历数十年,从数千里之外,向东急速扩张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乃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地,征服当地蒙古及其他部落无数,除了火器占有优势,还有便是用了这个法子,在关键水道附近,或者主要草场之侧修建众多堡垒,所驻兵民不过数百,便能控扼周边广大地区。”

“待控制了草原,便可仿清虏既有的治理模式,将草原部落按固定区域进行划分,设置盟旗,并要求各部固守界限,不得随意迁徙。如此,可彻底改变了草原各部的生活状态,无法逐水草而居的草原部落,也没有了聚沙成塔,迅速崛起的可能。”

“另者,可加大利用草原上兴起的喇嘛黄教。鼓励草原部落在草原上大兴喇嘛庙,统一草原各部的宗教信仰。同时,利用黄教,严格控制草原各部人口,使之无法积聚人力,对抗中原王朝。”

“当然,也可以在草原上广开商路,筑城,任用土官,以中原的手工制品、盐、茶叶等去购换草原上的牲畜和皮毛,鼓励民间互市,以经济加以羁绊,彻底控制草原各项民生。许边地耕田于国人及至内地除籍之族丁戍边屯垦,嘉边城汉胡互婚,兴汉语,兴佛学,屯族联保,五户抽丁,以虏驭虏。”

“教官,我大秦朝廷要同时面对北方和西北两面的威胁,一时间无法筹措足够的银钱来修筑若干堡垒,一步步深入草原,那又该如何以其他方法应对北方鞑虏?”艾澄举手提问道。

“没钱的话,那只能玩险了。”孔大奎沉吟片刻,然后说道:“西北准噶尔汗国与清虏控制的漠北和漠南蒙古,并非铁板一块,必然有隙可趁。若是你们秦国操作得当,挑动两方争斗,扶弱抗强,使之彼此削弱,或许有一丝机会,逐一击灭两方敌人。”

“教官,若是操作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操作不当,两方敌人或可化作一股,以至势力倍增,你们秦国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死大敌,重演金蒙之祸!”